欢迎书友访问新御宅屋
首页贞观俗人 第1284章 第二位异姓王

第1284章 第二位异姓王

    这一天,表面上太师府中还是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秦琅还特意派人去把东府的崔娘子和秦珣接来了,那边几个还年轻的弟弟妹妹也都接了来。
    崔氏听说皇帝带着女儿外孙去了西府省亲,不由的脸色不高兴,但还是赶紧收拾了过来,临出门,又让管家派人赶紧去崔府叫了兄弟崔敦礼来。
    这顿省亲宴吃的很热闹。
    当崔氏听说秦琅已被圣天子加封为魏郡王之后,更是激动不已,李胤看着坐在那里,有些显得木讷的齐国公秦珣,假装挺关切的询问了他一些情况。
    然后宴席上当众提升这位妻兄为光禄寺卿,满足了崔氏心心念念的儿子弃武从文的心愿。
    秦琅却只是心里撇撇嘴。
    光禄寺卿是从三品,看着挺高的职位,反正比左卫翊府中郎将品级高,可实际上翊府中郎将虽然只是正四品下,可是左卫翊府中郎将是个实权军职,实打实的统领着左卫一个府的番上府兵的,算是实权京师警备将领。
    比光禄卿低两级,光禄卿是从三品,唐朝官职,到一二三品只分正从,不再细分上下。
    三品以上服紫,称亲贵,可以穿紫色官袍,有资格佩金鱼袋。
    站在朝堂上,那都是鹤立鸡群般的感觉,真正的进入高级官员之列。
    可问题是,光禄卿做为九卿之一,若是放在汉代时,那妥妥的高官,但放在此时的唐朝,那就不值一提,这就有点像是个养老的官。
    要知道,南北朝以来,真正实权的部门是什么?三省六部啊,这基本上就相当于汉代的三公九卿了。
    所以在唐朝六部是全面夺了九寺的权的,九卿虽然品级挺高,但成了一般的事务部门,跟六部这样的政令部门完全不能比。
    光禄卿贵为从三品,可实际上负责的是什么事务?
    掌酒醴膳羞之政,总太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
    说白了,就是管皇家膳食的。
    光禄寺所以类似于公司总务处长,或者干脆就是个食堂经理了。
    这样的官,一般都是给一些年老的四品官员,临老了提拔一下,升个从三品也能穿个紫袍混几年退休。
    或者是那些大臣犯了错,贬为九卿,去坐冷板凳的。
    比如韦挺啊、宇文士及啊、杨师道啊这些宰相们,曾经都从宰相贬为九卿之职。
    秦珣原本好歹也是个实职的中郎将,相当于是个警备师长了,现在贬去做个后勤总务处长,就算级别高了两级,也没有半点可高兴的啊。
    但人家崔氏跟秦珣娘俩就激动的面色通红。
    他们并不是不知道光禄寺是最没实权的冷衙门,但人家依然觉得当上了九卿,就能穿上紫袍,成为三品大员,成为亲贵,而且这还是个文职呢,怎么也比正四品下的左卫翊府中郎将强的多啊。
    以后不但不用担心要去打仗,甚至还不用经常呆在军营值守训练啥的。
    至于说光禄寺这个冷衙门,也没关系,先把级别弄上去,先转入文职,再慢慢的想办法调换官职嘛。
    光禄寺里呆两年,到时想办法外放个上州做个刺史,地方上多呆几年,到时回朝再进六部做过侍郎,然后尚书,将来不就有机会做宰相吗?
    只能说想的是挺好的。
    连崔敦礼这位左仆射居然也觉得很高兴,让秦琅觉得他这几十年官场有些白混了。在秦琅看来,皇帝的这个安排,看似恩赏,四品中将郎升为三品光禄卿,可实则用意,是把秦珣从一个紧要的禁卫将领位置,调到了无关紧要的光禄寺。
    在京师,虽说大将军、将军众多,可实际上真正统兵的都是这些中郎将们,反而是更高级的诸卫诸军的将军、大将军们并不能实际直接统兵,没有皇帝的旨意,没有兵部的兵符,他们无权直接统兵调兵。
    日常统领京师各部的,反而就是这些中郎将们,就跟地方上府军,平时都是由各府的折冲都尉们统领是一样的。
    秦琅甚至能够满怀恶心的猜测,这根本就是李胤不太放心秦家握着京师禁卫,所以就算秦琅现在主动辞去了总领京畿卫戍兵马的大权,但皇帝还是借机把秦珣也踢出了禁卫体系。
    秦珣的本阶提了一阶为正四品下的通议大夫,他原阶是从四品上的宣威将军,皇帝并没有给予崔氏娘俩希望的从三品本阶银青光禄大夫。
    阶比职低了两阶,实际上依然不能服紫。
    不过皇帝又特旨开恩,赐紫。允许秦珣服紫袍,佩金鱼袋,轻轻松松玩的漂亮,让崔氏秦珣几人感激莫名。
    甚至最后皇帝还又给秦珣一个加衔,赐崇贤馆直学士。
    这个直学士跟秦琅的大学士无法比,崇贤馆有大学士、学士,下面还有直学士和待制,馆殿阁皆是如此,各分四等,皆为加衔,并无品级。
    秦珣以光禄卿加崇贤馆直学士,其实也是点好听的虚衔而已,一个月能加十贯的贴职钱罢了。
    崔氏却满面红光,觉得这直学士名头特别响亮,好像儿子真就成了大学士一样。
    看着众人那高兴的样,秦琅心里很是担忧。
    如今的秦家,真正能有忧患意思,能够看的清局势的人只有他秦琅一个了,精明如崔氏者,也完全看不到危机,至于崔阿舅,现在完全迷失了。
    秦珣更是个连守成都做不到的年轻人,不敢说垮掉一代,但确实也就是个智商情商等都很普通的普通人,却偏偏因为父兄的功勋、门荫,坐到了一个高位。
    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秦琅找机会跟秦淑谈了几句。
    很直言不讳的指明了如今潜流的暗涌,他希望妹妹不要被眼前的表象迷惑,千万不要一时冲动,就真以为皇帝想立她为后,想立李贤为太子,这是个陷阱,千万不要踩。
    秦淑抱着孩子表情凝重。
    “难道就算阿兄辞相,离开朝堂,前往吕宋也不能改变?”
    “圣人与我的关系其实很复杂,最重要的是,以我们秦家今日之声势,就算我离开朝堂,可圣人也不会轻易的放心的,若我们家现在,只是如武德九年时那样的地位,那阿兄自然会全力助你成为皇后,助贤儿成为太子,可问题是不是。短短贞观二十一年,我们秦家早今非昔比了,何况今日的圣人,也非先皇那般胸襟。”
    “有些事情充满诱惑,但却也无比危险,阿兄知道你其实比崔娘子更聪明,崔娘子向来精明的人,只是过于精明算计,有时便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或者说不愿意看到,你在宫中也有好几年了,宫中的凶险复杂你比我更清楚的,不容有任何行差踏错的地方。”
    “有些东西,一味强求并不是有用的,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秦淑神色复杂,这段时间,当皇帝透露出那股意思后,她确实是非常兴奋的,毕竟面对那消息谁能不激动?
    就算不为自己,也为自己的儿子。
    可今天兄长的这一席话,又不由的让她认真考虑起来,她向来是最崇拜信任这位兄长的,可以说虽然秦家奠基者是父亲,但武德九年起,秦家能够这般迅速崛起,更多是这位阿兄掌舵出力的。
    “想想前魏王泰,莫强求。”
    秦淑终于点了点头。
    “妹妹明白了,谢谢阿兄今日一番教诲开导,如果圣人真提起此事,我会反对并劝谏。”
    “对,做好自己的本份,莫贪莫强求,最后不管结果如何,都好。”
    “你在宫里,多照顾下小妹,天家无亲情,但你们姐妹俩个能一起在宫中也是不易,更要相互照顾。我很快会回吕宋,以后再见也不易了。”
    听到这话,秦淑忍不住落下泪来。
    “好了,你已经不再是那个小丫头了,如今的你也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了,你要坚强,你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和保护。”
    “当然,若有什么事情,你也可以来信告诉我的。”
    ······
    第二天,秦琅刚进中书省,就接到内侍通知,皇帝召开临时廷议。
    在京三品以上职事官,以及三省六部御史台转运司诸衙的五品以上官员皆参议。
    大事廷议,小事封奏,一般事务皆由政事堂堂议。
    皇帝突然召开廷议,而且明显规格还很高,与会者很多,说明这次廷议肯定不一般。
    政事堂内。
    秦琅发现今日都省的气氛有些不太一样,他与长孙无忌迎头碰面,打招呼的时候,发现自己这位老丈人居然对自己没什么好脸色。
    这可是头一回。
    两人在贞观以来结成政治同盟,最后甚至都成了翁婿,到如今同为辅政大臣,这关系可是相当亲密的。
    可现在长孙无忌居然如此态度。
    秦琅马上想到一个可能,估计就是封王一事已经传出。
    果然,许敬宗笑着上前向他道喜。
    秦琅无奈,“许公难道忘记了贞观定下的祖制,异姓不得封王?”
    结果许敬宗压低声音笑道,“也不是那么严格的,贞观朝所封诸王中,可不全是宗室。”
    “但那几位也都是归化的胡酋大将,都是赐姓列入属籍的。”
    “不也还有一位没有赐姓入宗属的嘛,怀化郡王秦国忠,你义兄啊。”
    秦琅只能道,“他也是归附的突厥酋长,不一样。”
    “有啥不一样的,他是不是异姓王?是不是大唐臣子?总不是那些什么新罗王、林邑王吧?”
    秦国忠确实算是一个特例,他应当是跟李思摩李思力李社尔这些人归为一类的归附胡酋封王,与林邑王这种藩王是完全不同的。
    可秦国忠因为最开始是拜秦琼为义父,当时又是唐突决战前的关键时刻,所以李世民也就没有再给他赐姓改名也没列入属籍,算是贞观朝封王的一个特例。
    可正因有这么一个特例存在,现在许敬宗说天子给秦琅封王,当然也就有例可依了。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