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宅屋
首页贞观俗人 第1322章 磨刀霍霍向秦氏

第1322章 磨刀霍霍向秦氏

    皇帝要对秦家下手了?
    这是来济第一个想法,可转而又觉得不太可能,秦琅早就致仕归隐多年,如今虽然顶着个齐王的异姓王爵位,但呆在海外吕宋那岛上,根本不过问朝政。
    皇帝虽然始终保留着秦琅太师、弘馆大学士兼修国史头衔,但秦琅根本不过问朝政,也很少上什么奏章谏议。
    上次秦琅上奏章还是支持朝廷用兵骠国,表示愿意将在骠国南的四个商馆据点提供给朝廷水师而已。
    这样的秦琅简直是与无争,根本不会威胁到朝廷半分,况且,吕宋每年向朝廷提供的税赋上缴,已经远远超过了广南道,甚至秦家每年在将吕宋三之一的税赋上缴后,还会额外再向皇帝进献一大笔钱,以及许多香料等贡品,仅这笔钱物就每年过百万贯。
    朝廷用兵半岛,征战十年,用兵奚契,又战三年,吕宋可是一直也有奉旨派兵出征的,虽说一直也就两三千人的规模,但向来是听调又听宣。
    现在皇帝把一个上不得台面的韦氏立为宸妃,这行事也太古怪了,岂不摆明了是不想立秦氏为后,不想易李贤为储了吗?
    来济再联想到皇帝最近对吕宋那边出手的一些新规,比如收回铸币权,比如不再给秦家矿冶产出自用的特权等。
    这些似乎都是苗头。
    “陛下,臣请问韦昭仪是何出身,为何臣等先前对此人毫无半分知情?”来济终于坐不住了,身故意当众询问。
    “韦昭仪乃京兆韦氏也,韦挺的从孙女,其父现任普州刺史韦玄贞,其祖曹王典军韦弘表也。”
    韦挺和李民的韦贵妃是堂兄妹的关系,同一个曾祖父韦旭。
    韦昭仪的祖父韦弘表跟韦挺是一辈的,但关系更疏远一点,韦挺和韦弘表是同一个高祖韦真喜。
    韦贵妃的曾祖是名将韦孝宽,韦挺的父亲是隋朝民部尚书韦冲,韦挺有个妹妹嫁隋齐王杨暕,然后自己一个女儿嫁唐朝齐王李祐。
    京兆韦杜,天下皆知。
    但来济却依然道,“陛下说的是普州参军韦玄贞吧,臣听说其虽有女数名,但仅一女适婚,不久前刚为二皇子赵王纳为媵妾,陛下不会说的是此女吧?”
    李胤眼睛微微眯。
    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来济见皇帝不答,却没停止,再次问道,“臣先前听到突然冒出来一个韦昭仪,还以为圣人说的是原齐王妃韦氏呢。”
    这话一出,皇帝的脸色已经非常难看了。
    齐王李祐是皇帝的异母弟,贞观年间谋反被杀,废为庶人,以国公之礼葬之。李祐死后,其妻韦氏因为没有子嗣,所以回到了韦家。
    在家寡居数年,李胤继位后,却把这位弟媳接入了宫,这些年一直是没名没份的在宫生活着,可却为皇帝生了一位儿子两位公主,据说很得宠。
    这事算是一桩公开的秘密,不过因为有圣祖李民纳弟媳齐王妃杨氏入宫先例在,这事倒也没那么大轰动,毕竟李祐也不是李胤杀的。
    皇帝也没给韦氏名份,那大家就假装不知好了。
    来济这个时候说这些,无疑是对皇帝十分不满了。
    先前纳死去弟弟的未亡人入宫,还生了儿女,现在又抢儿子新纳美妾入宫,甚至要封宸妃,再加上以前李胤未继位前,就已经跟圣祖的武才人有私情,后来又把圣祖的徐充容纳入宫,这私德何其之烂?
    “陛下,大唐后宫,一后四妃,皆有名号定额,现在岂能再随心所欲,另立名号?”
    “况且,宸字逾越。”
    “再则,韦玄浈之女本是皇子赵王新纳之妾,另一位韦氏更是皇弟李祐未亡之人,圣人将之纳入宫,有违伦理纲常。”
    ······
    李胤的眼神十分不善,来济当众说这些话,是为对他的大不敬。
    “朕今日召诸卿来,只是通知诸卿这件事情,并不是要与诸卿相量。”皇帝说完,让翰林院学士上官仪当殿草拟册封内制。
    来济也不料皇帝居然如此,这是对宰相极不尊重的行为。
    气愤的来济大声谏止,可李胤不为所动。
    甚至那不屑的眼神让来济觉得屈辱至极。
    “圣人既然不能信任臣,不能听臣劝谏,那臣又岂能再呆在朝堂上为政事堂相公?”
    来济当殿请辞。
    侍李义府站出来劝说,“来公,圣人册封后宫妃嫔,这本是天子家事,来公又何必如此恼怒呢。”
    御史丞崔义玄更是直接质问,“来仆射如此激烈反对,可是因为来公乃是秦贵妃的义兄?”
    来济愤而摘冠。
    李胤却冷漠的看着这一切,连基本的挽留都没有。
    “西域战事将,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宰相坐镇,朕已加封郭孝恪为呼罗珊行军大总管,现便授来公为波斯、吐火罗、昭武、可萨四府宣尉使,兼呼罗珊行军司马一职,即日出京赴任。”
    免去来济同书门下平章事、尚书省右仆射、太子詹事诸职。
    “上官待诏,拟制吧。”
    上官仪看了看来仪这位同年,当初他们同科考试,来家兄弟为状元榜眼,他为探花,皆是秦琅主考官,这些年在仕途上,他们属于同一派系的,可谓十分顺利。
    来济一路做到右仆射,他做到了翰林院大学士。
    现在看着来济就这么被罢相,上官仪不免感慨,但皇帝的催促下,却也只能勉强劝谏两句,皇帝不纳,也只能奉旨拟写来济的罢相制书。
    一贬贬到西域波斯,万里之外,五十多岁的来济,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回来。
    上官仪的笔和书法都很好,还开创了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一道册封韦氏为宸妃的制书,一道罢来济宰相的制书顷刻而就。
    李胤看过,十分满意。
    不过看着殿来济留下的那顶冠,李胤心还是有些不痛快。
    他叫来上官仪,让他在韦氏的册封制书上加一个字。
    宸妃前加了一个皇字。
    皇宸妃韦氏。
    接着又让上官仪又草了一道加封制书,给一直没名份的弟媳妇韦氏皇贵妃封号。
    上官仪都愣在那里。
    一后四妃,这新设了个皇宸妃,怎么还要再来个皇贵妃?
    那原来的秦贵妃呢?
    李胤却道,“原有贵淑德贤四妃号不变,但在此前增加两妃,分别为皇宸妃和皇贵妃,位在皇后之下、四妃之上。后宫皇后之下,第一等为二皇妃,第二等为四夫人,第三等为九嫔。”
    二韦一个封皇宸妃,一个封皇贵妃。
    而原本最为得宠的秦贵妃、秦淑妃姐妹俩,封号没变,地位却降低了一等。
    原本大家都以为,长孙无忌等被清洗后,秦贵妃就要封皇后了,谁知道现在出来韦氏这么一对姑侄女。
    可谓出人意料。
    不过想想北周宣帝宇赟能同时册立五位皇后,现在李胤要在四夫人前加上两个皇妃,也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最关键的还是宰执大臣们的态度最关键。
    来济坚决反对,然后被踢去了西域波斯。
    而侍李义府刚才劝来济说这是天子家事,他的态度非常明显,是完全站到皇帝这边的。
    书令许敬宗一直没吭声,明显也不想违抗皇帝。
    至于说秦贵妃姐妹的舅舅崔敦礼,自来济被贬后,一直苍白着张脸,整个人都惊惶不定。
    这位左仆射,此时哪敢出头。
    枢密院这边,李绩程咬金苏定方牛进达诸位大将都不在京,段志玄和张士贵两将,虽说跟秦家关系不错,但在殿上却都一声吭。
    一场廷议,并没有举行多长时间就结束了。
    继位快十五年的天子李胤,如今已经是彻底的掌握了朝堂权力,尤其是在彻底清洗了长孙无忌一党后,现在朝并没有几个敢违逆皇帝的人了。
    毕竟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一票元老重臣可都被皇帝毫不留情的处死了,甚至株连各家族。
    如果是先帝李民在位,大家还能进谏一二,毕竟李民有宽宏大量,所以才有魏征、王珪等一票谏臣,也有萧瑀这样的嘴炮王者,反正皇帝并不会因言治罪。
    但李胤可不一样。
    第二天,翰林院白麻宣下。
    李义府拜书令,许敬宗为左仆射。
    崔义玄授黄门侍郎同书门下三品拜相。
    袁公瑜授为御史丞。
    薛元超为书侍郎,同书门下三品。
    右仆射崔敦礼为太子詹事,罢相。
    这不亚于朝堂大地震。
    来济罢相、崔敦礼罢相,左右两仆射同时被罢相,一个贬去西域,一个转任东宫太子詹事,但谁都知道太子李象不受皇帝待见,这储位随时可危,更何况,崔敦礼那是晋王李贤的亲舅舅。
    李义府和许敬宗的官职调整,明显因为李义府在立二韦这事上更积极,所以被皇帝授为书令,而许敬宗在殿上没吭声,改任左仆射有惩戒之意。
    崔义玄在殿上质问来济,结果马上从御史丞升为黄门侍郎并拜相,另一个曾经亲自往黔州逼死长孙无忌的书舍人袁公瑜也升为了御史丞。
    薛元超升为书侍郎,拜相,这位先前也是书舍人,他父亲薛收是李民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卒于天策府记室参军任上,他的祖父薛道衡就更有名,隋朝的内史侍郎,同时也是当时名满天下的大诗人。
    当然,薛元超能够当上宰相,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薛元超跟李义府关系好,而且他还是开元朝的坛领袖,这才名那是家传。因为才了得,所以他也是宫廷唱和的主要人物,跟皇帝关系也不错。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次虽然没长孙无忌被清洗那次厉害,但事情也不简单。
    许敬宗坐在书房,无奈的叹了半天气,最终还是提笔给远在吕宋的秦琅写了一封长信。
    信写完,许敬宗犹豫了半天,还是让人送出去了。
    担心什么来什么,又要风了啊!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