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宅屋
首页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569章 大明的钱去哪了?

第569章 大明的钱去哪了?

    第569章 大明的钱去哪了?
    天幕上。
    早已没有初登大宝时的意气风发。
    朱佑樘揉着眉角,看着眼前的老臣叹气不止。
    “永乐年间,太宗每隔几年就大举领兵北伐,而且又迁都又修建长城,无不耗费巨资。”
    “但也没听说出现过财政困难。”
    ……
    朱高炽悄悄的看了一眼,朱棣。
    朱棣面不改色。
    ……
    朱佑樘放下手,往后一仰。
    “如今,我既不修建宫室,各方面都百般俭省,为什么反而财用不足呢?”
    “司马文正曾言,天下之财,不在朝堂,就在民间。”
    “而如今,朝廷没钱,百姓也没钱!
    “这钱都跑到哪里去了?”
    ……
    【众所周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
    【大明的边驰不是一天废,但大明的钱是在弘治一朝彻底没的。】
    【要问为什么,因为一个史无前例的利益结合体诞生了。】
    ……
    天幕上。
    一名穿着官服的小人的面前是一座盐堆。
    而身后,则是一片黑色的,看不清面目的小人。
    『盐』
    ……
    【自从汉武帝开盐铁专营,盐就一直是官方在控制的,民间不允许制造和销售食盐,贩卖私盐是掉脑袋的重罪。】
    【朱元璋在位之时,有人建议说边境需要军粮,但是从内地运粮非常麻烦,建议让民间帮忙运输粮食,运一石粮食到大同,就给他发两百斤,也就是一引盐的领取凭证,也就是“盐引”】
    【然后他就可以拿着这个凭证到沿海的官方盐场去领盐,领到之后再销售获利,弥补粮食的生产和运输成本。】
    【运输到边境后,还可以让商人在边境雇人开发荒田,建立商屯。】
    【朱元璋采纳了这个办法,并且立为制度,这就是“开中法”】
    ……
    {开中法的好处是,朝廷不用直接去组织粮食运输,哪个地方需要军粮了,就申请“开中”,就让民间商人给运过去,谁想赚这个钱谁就去。}
    {这样做其实是比较方便快捷。}
    {因为如果让朝廷来做,那就要建立一个庞大的转运体系,养起来一大批人,非常费力,也容易产生贪污腐败。}
    {所以开中法才与军屯制一起,成为明朝边镇军粮安全最重要的两大制度保障。}
    {老朱这个制度有点像“ppp”}
    {public and 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
    {这理念是真的非常先进而且实用了。}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的接受雷达开启,眼睛为之一亮。
    “这个制度有点意思。”
    他下意识的敲着手指。
    将公事与特许经营捆绑在一起。
    运输军粮是公事,而食盐专营的权利则是只有朝廷才能授予的权利。
    二者捆绑起来,然后解决边关粮食问题。
    刘彻越想越觉得有搞头。
    “老朱也不是什么制度都落后吗。”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心里算了一下。
    商人不仅可以组织运粮,还可以让他们雇人在边境地区开垦土地,在当地种粮然后卖给军方。
    然后再获得盐引。
    这不就既省却了长途运输之苦。
    又促进了边境地区人口的开发,巩固国防!
    “这是好事啊?”
    刘秀皱着眉头。
    “那怎么说没钱呢?”
    ……
    【但有四个原因让这个制度成了摆设。】
    【一是让利太多,引来了权贵的觊觎和干预,打压商人参与程度。】
    【二是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常年用兵作战,军需费甚多。】
    【再加上食盐产量与盐引的分离,多发盐引可以多从中征税并用于开中,所以导致出现了滥发。】
    【商人经常数年甚至数十年无法兑换食盐。】
    【三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盐也逐渐泛滥,相较于官盐更显得物美价廉,导致官盐滞销。】
    【四是朱棣在开中的同时,又实行了户口食盐制,也就是为了减少纸币滥发的问题,而向百姓征收纸钞,分发食盐。】【这等于变相减少了盐商的销售市场。】
    【在这种种情况下,民间商人对“开中”的兴趣越来越淡。】
    ……
    季汉。
    刘备也是看不懂。
    “怎么好好的东西,总能搞成一地鸡毛呢?”
    曹操轻抿了一口酒水,摇头道:
    “这明朝从根子上就不对。”
    “朱元璋定下的东西太多,偏偏路子又窄。”
    “后人要在一条不能扩修的窄路里挪移翻腾避开陷阱。”
    “时不时还要为了避开陷阱而搭建些工具。”
    “这路可不就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
    “明朝的问题,比宋朝都大啊。”
    孙权细嚼慢咽下一块烤肉,淡淡道:
    “宋朝是尊文抑武,但最起码还是有一个尊字的。”
    “所以宋朝士大夫的想法和作为虽有些不着实际,但依然有为君略效犬马之劳的想法。”
    “明朝则不同,一开始就没把文官当人看。”
    “土木之变,勋贵又被一网打尽。”
    “于谦、王越,无不说明皇帝的刻薄寡恩。”
    “坐左不尊,立右不敬。”
    “大明文武的心就不在大明上,能奈之何?”
    “坐中位的,永远是拉一帮打一帮。”
    “哪有自己与所有人对立的?”
    “大明皇帝才是真的孤家寡人。”
    刘备与曹操微微侧目。
    随后对视一眼。
    这人也不是一无是处。
    ……
    【公元1491年,弘治四年,因为巴图孟克的入侵,边关需要更多的粮食,朝堂特批了一定额度的“开中”来给军队发粮,但是却没有足够的粮食运过来卖给军队。】
    【这反映出开中法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急须改革。】
    【因为开中法一直是户部管着的,改革措施也交由户部研究。】
    【户部尚书叶淇就提出一个改革建议:改“运粮开中”为“纳银开中”。】
    【也就是商人不用运粮食到边关了,改为直接交银子到户部,户部收到银子以后直接给商人盐引。】
    【然后再用这些银子来向边关运粮,这样商人参与的积极性就能大大提高。】
    【这个建议得到了采纳,并很快付诸实行。】
    【一年之内,户部管理的国库收入增加了一百万两白银。】
    【当时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粮食,真正的银子才两百万两。国库收入一下就增加了一百万两,可以说是暴增。】
    【也由此,朝廷每年增获白银数十万两。】
    【但是边镇商屯逐渐废弃,开中法趋于崩坏。】
    ……
    大隋。
    杨坚眼角跳动。
    “你还暴增……”
    “你离暴死不远了……”
    开中法的本质是为了什么?
    运粮啊!
    你户部进账有毛用啊!?
    难道建立一个机构去发粮?
    那你不还是本末倒置吗?
    你不还是发银子让他们自己买吗?
    但十两银子发下去到边境以后。
    能有几文呢?
    独孤伽罗是大族出身,对一些事情她心知肚明。
    要解决商人不愿意参与开中的困境,方法很容易想出来。
    可以改变粮和盐引的兑换比例,比如以前运一石米到大同可以换一引盐,那么以后可以换一点五的引盐。
    或者是打击盐场贪腐,对不能如期交盐的盐场官员进行处罚。
    还可以禁止权贵从特殊渠道搞到盐引等。
    这些做法都是“对症下药”。
    但这些措施他都不提,偏偏提了一个只对商人有利而对边境粮食保障不利的改革建议。
    这是为什么?
    ……
    {啥也不说,啥也不懂,我就是突然想做个科普。}
    {叶淇,江苏淮安人。淮安,大明最重要的食盐产地,盐商云集。}
    {徽商在两淮做盐业生意,叶家与徽商多有通婚关系,徽州盐商大部分都跟叶淇关系很好。}
    {两淮地区靠近食盐产地,但是远离边境。}
    {晋商,从山西运粮到边关成本很低。所以天下盐引大部分都归于晋商。}
    {纳银开中,是只要把钱交给户部的运司,拿到盐引,剩下的就是领盐和卖盐了,不用考虑距离边境的远近问题了。}
    {变法之后,徽商成为盐商的主力。}
    {与徽商广泛结为姻亲的叶家愈加兴旺发达。}
    ……
    (本章完)


同类推荐: 风起云涌陈浩叶心仪重生:官运亨通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南璃萧景煜安南笙穆伏城重生之官屠娇软奴婢,又被强势王爷溺宠了全职热血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