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宅屋
首页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63章 十三岁,灭外戚,掌国政

第63章 十三岁,灭外戚,掌国政

    第63章 十三岁,灭外戚,掌国政
    炎汉·章帝时期
    南宫前殿内一片死寂。
    殿中的大臣们俱都死死的低下了头。
    因为据臣子们所知,郭举入长乐宫任职已有两年了……
    坐在上首的刘炟气得全身颤抖。
    他自问从来没有对不起过窦氏与郭举,没想到!
    这对贱人不但私通,甚至还敢谋害肇儿!
    刘炟虽宽仁但又不是个泥捏的人偶,直接下令道:
    “窦氏无子且为人阴私狠毒,诏,褫夺后位!贬入掖庭!”
    “升梁贵人后位!”
    听到刘炟的诏令,群臣面面相觑。
    司空第五伦举笏板而出列俯首道:
    “陛下,窦氏无子无德可废后,但梁氏不可立后。”
    刘炟此时都气得要死了,但因性格使然,看到白发皓首的第五伦颤颤巍巍的样子,依然是压抑着怒气说道:
    “司空有何言,尽谈无碍。”
    第五伦施了一礼,年迈的声音响彻在大殿内。
    “陛下,当今天下承袭百王遗留之弊端,人人崇尚文饰巧言,大多趋于邪路,没有人能守着正道。”
    “而出入奔走于外戚门下的人,大多品行不端,曾受过法令制裁,特别缺少遵守法令,安于贫穷的气节。”
    “士大夫中没有志向之徒更是互相吹捧引见,云集在贵戚的门下。”
    “众煦飘山,聚蚊成雷,这就是骄横佚产生的原因。”
    “贵戚之所以贵,无非是依仗血脉之联系而晋升高位。废了窦氏,梁氏是不是会成为第二个窦氏也未尝可知。”
    刘炟听完这话也明白了第五伦话里的意思。
    外戚坐大是不可避免的,毕竟血脉关系在那呢,不可能不坐高位,而坐了高位不可能不聚众成势。
    而现在,窦氏势大是已知的可控的,如果现在立了梁氏为后,那梁氏万一势大,就是未知的,不可控的。
    “命窦氏等闭门自守,不得任意交结官吏士人。”
    “命廷尉严查郭璜郭举贪赃枉法之事。”
    廷尉郭躬闻言一愣,抬头看到刘炟目光熠熠的看着他后,瞬间明白过来。
    “臣领命。”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一身常服的刘肇看着对面的兄长刘庆,面色严肃道:
    “如今四弟随时有殒没之危,还请兄长助我除贼!”
    刘庆看着躬身的刘肇连忙将他扶起。
    “陛下,你是不是想多了?窦皇后他们应该不至于此啊?你可是大汉天子啊!”
    刘肇抬头看向一脸难以置信的刘庆,肃穆道:
    “兄长岂不见霍光废立,王莽篡汉之事?”
    “弟年岁日涨,他们已容不下我!”
    刘庆一听哑口无言。
    “这…这…”
    “兄长!你一定要我!”
    “帮,我肯定是要帮的!”
    刘庆看着刘肇,挠了挠头。
    “但陛下,就咱俩…怎么干掉窦氏一族啊?”
    “咱俩加在一起,可能都不够窦皇后一人打的。”
    空旷的大殿内回荡着刘庆的疑惑。
    刘肇看了看刘庆,又看了看自己。
    大殿内,单薄瘦弱的两人相顾无言。
    ……
    【公元91年,十三岁的刘肇请求十四岁的清河王刘庆相助自己。】
    【虽然刘庆是废太子,但两人的关系十分要好,刘庆经常入宫去看望刘肇。】
    【得知刘肇有危险,刘庆毫不犹豫的答应相助。】
    【问题是,两个乳臭未干且势单力薄的小子,怎么对付如日中天的窦氏外戚?】
    【刘肇想起汉文帝诛杀舅父薄昭、汉武帝诛杀舅父窦婴的故事,想得《汉书·外戚传》一阅,从中寻找灵感。】
    ……
    大汉·文帝时期
    正襟危坐的刘启偷摸的瞥了一眼身边的刘恒。
    刘恒却毫不在意。
    危及汉家者,诛无疑。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看着天幕正在纳闷着。
    “汉书?谁写的?怎么什么都写啊!”
    “对了!还有那个让病已那小子颁行的《史记》”
    “这又是谁写的?”
    卫子夫听到这话轻笑出声。
    刘彻听到那轻笑声疑惑的转过头,随即一把将卫子夫拉进怀里,抬着她的下巴。
    “笑什么呢?让朕也乐乐。”
    卫子夫眼波流转的瞟了一眼刘彻,轻声说道:
    “陛下忘了太史令了?”
    刘彻恍然大悟!
    “是了!还有太史令!”
    “嘿!这司马一家天天弄那些天文占卜与历法,朕都忘了他们家从周朝开始就世代为太史。远在上古虞夏之世便显扬功名,掌天文记事之事了。”
    刘彻若有所思。
    “太史……史记……司马谈还有这本事?”
    ……
    【寻《外戚传》一事因为怕左右随从告密,刘肇不敢让他们去找,便让刘庆私下向兄长千乘王刘伉借阅。】
    【到了夜里,刘肇与刘庆就在内室密谋。刘肇还让刘庆向宦官郑众传话,让他帮忙在书中寻找皇帝诛杀舅父的故事。】
    【郑众忠于汉室,不依附外戚,也不与豪强朋党为伍,一听刘肇要寻《外戚传》当时就明白了刘肇的意思。】
    【随即劝刘肇即刻诛杀窦宪心腹郭举、郭璜等人,但刘肇认为窦宪领兵在外,恐生兵变,并未采纳郑众的建议。】
    【此时,扳倒窦氏的势力又增加一人。】
    【但两人少年加一宦官又怎么能扳倒窦氏?】
    【这时,就不得不提刘肇下令寻萧、曹后人之事了。】
    【那道诏书里的含义有一人看懂了,那就是少府丁鸿。】
    【公元92年三月,刘肇与众臣所依仗的司徒袁安病逝,丁鸿接任司徒要职。】
    【四月,窦宪回到京师洛阳娶妻。】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巍峨壮丽的洛阳城上一片昏暗,
    天空上,一抹黑影正在缓缓吞噬着烈日。
    刹那间,黑影占据了燃烧光亮的太阳。
    整个世界犹如被暂停了时间,唯有黑暗中的光环在不断流转。
    如一只眼睛凝视着京师洛阳。
    镜头下移,
    南宫前殿,
    一身朝服的刘肇面色肃穆的端坐上首,身边则是雍容华贵的窦太后。
    窦太后之下,则是一脸骄纵之色的窦宪伫立群臣之首。
    大殿中央,一位皓首老人正在上书道:
    “昔诸吕擅权,天子统嗣几乎转移。”
    开头一句,满朝色变!
    上首的窦太后恶狠狠的看着老人,身前的窦宪也微微侧目。
    老人却犹如未知般继续朗声念道:
    “哀、平之末,王莽篡位,庙不血食。故虽有周公之亲属,而无周公美德之人。不可使其执政掌权!”
    身前的窦宪脸色难看至极,不远处的窦景也握住长戟,只等一声令下就捅死上书之人。
    “今,大将军虽欲修身自约,不敢僭差,然而天下远近臣子,皆惶恐尊承大将军旨意。”
    听到这话,群臣松了口气。
    窦氏几人也缓缓平复面色,
    “时,初任刺史、二千石者,皆先谒见大将军,请求通名,等候回报,看能不能谒见,许不许辞行。”
    “虽已有符节玺印在手,已受尚书台之敕命,却依然不敢就此离去。时久者,几十日许,直到谒见到大将军才敢上任。”
    “此等人不重皇室,投私人家门,实毁大将军之德。使君上威信受损,导臣下权势之盛!
    窦太后微微偏头看向刘肇,就见刘肇一脸的神游天外。
    还时不时的摇动两下双腿,似久坐麻木,且毫不关心之象,随即按下疑虑。
    窦宪则是脸色变换不停,是夸是骂,一时竟分不清楚。
    老人不管上下颜色如何变换,自顾自的念着:
    “人道在下有所悖逆,其效验便显现于天上!”
    “虽有隐私之谋,却有神明明察实情,既以此显现天象,警诫人君。”
    “禁微则易,救末则难。人皆以忽微细之事以致其大。”
    “天不刚,则三光不明,王不强,则宰牧横行!”
    “陛下,此时应该趁日蚀天象大变之警诫,改革政治、匡救缺失,以此堵塞上天不满之意!”
    听到老人奏完上书,
    坐在上首的刘肇愣了一会儿,然后期期艾艾的回复道:
    “呃,好的,朕知道了。”
    窦太后和窦宪俱是满意之色。
    ……
    【公元92年六月初一,丁鸿借发生日食之机上书,暗示刘肇时机已到,可以发动政变。】
    【二十三日,刘肇以“到白虎观讲经”为理由,带着刘庆移驾北宫章德殿。】
    【命丁鸿任三公之首的太尉,同时兼任卫尉,统领宫中禁军,控制南宫、北宫,令执金吾和北军五校尉领兵备战。】
    【下诏将窦宪等人骗进洛阳城,随后关闭城门,收捕郭璜、郭举、邓叠、邓磊,将他们关在狱中处死。】
    ……
    天幕上,
    坐在上首的刘肇虽年幼,却尽显帝王之色。
    殿下的群臣皆拱手恭敬而立。
    ……
    【然后派谒者仆射收窦宪大将军印信绶带,将窦宪封为冠军侯,同窦笃、窦景、窦瑰一并前往各自的封地。】
    【同时,派严苛干练的国相监督他们,在确认窦宪、窦笃、窦景到达封国后,勒令他们自杀。】
    【朝堂上,凡是依仗窦家关系做官的,统统被刘肇罢免回家。】
    【窦氏外戚被诛杀后,窦太后也被幽禁在南宫。】
    【至此,刘肇开始亲启政事。】
    ……
    {和帝最出名的除了“永元之隆”的政绩,就当属13岁诛灭外戚成功夺权的经典案例了。这个很值得好好说道。}
    {十三岁左右亲政,干掉所有外戚势力,且干掉的不是什么臭鱼烂虾,而是以拥有武将最高荣誉之一勒石燕然的窦宪为首的势力!}
    {很多人都把宦官专政的由头扔到汉和帝头上,就因为郑众,但整个政变里丁鸿才是最重要的一环,前面交代了禁军由窦氏把控,那么后面和帝又怎么能使唤执金吾?查一下丁鸿是谁,然后顺着时间线一捋,就能确定关键一环是在于丁鸿。}
    {人家的13岁:扳倒权臣外戚,雄才大略,治理国家,造福百姓!}
    {我的13岁:老师,是的,我肚子疼今天去不了学校了。}
    {汉和帝是东汉史上一位长期被人忽视的明君。}
    ……
    大秦,
    嬴政看着天幕,悠悠长叹。
    “寡人当年也是如此如履薄冰。”
    “这要是寡人的儿孙该多好啊。”
    “扶苏啊,大秦的希望全靠你了!”
    典客府,
    扶苏打了个冷颤。
    “太子有恙否?”
    对面的刘邦关切的看着扶苏。
    扶苏看着未来的“老丈人”,略有些尴尬的摇摇头:
    “无恙,无恙。”
    ……
    大汉,
    “十三岁就能除掉外戚!有勇有谋!”
    “不愧是乃公的后代!”
    躺在临华殿装病的刘邦拍手叫好。
    而一旁的太医令则是愁眉苦脸,揣测不安的问道:
    “陛下,这样真的可以吗?”
    刘邦翘着二郎腿,瞥了一眼太医令。
    “你就照朕说的那样做,皇后又不会杀了你,你怕什么!”
    太医令一脸赴死的表情。
    “可,那也是欺君之罪啊?”
    刘邦瞪了他一眼。
    “朕赦你无罪!”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看着天幕略有兴趣的说道:
    “启儿,看懂这刘肇的操作了吗?”
    刘启一脸的迷茫。
    看着自己儿子那一脸懵懂之色,刘恒意识到自己是白问了,随后没好气的说道:
    “回去把《孙子兵法》抄十遍!”
    “啊?”
    看到面有不虞之色的刘恒,刘启瞬间改口。
    “啊!”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拍案叫好!
    “好小子!深得兵法精髓!”
    “上下一心谓之道,有道则君臣同心!”
    “臣与上同心,可以与之生,可以与之死,而不畏危也!”
    “查找旧例,寻找方法,可谓知之者胜,不知者不生!此庙算之胜也!”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朕断然,此子必是一代天骄帝王!”
    卫子夫看着刘彻很是疑惑,很少能听到这人真心实意且如此极致的夸奖一人。
    上一个还是子胥呢。
    ……
    炎汉·献帝时期
    许昌,
    刘协看着天幕,暗自垂泪。
    “朕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
    “陛下!陛下!”
    一阵娇呼从远处而来。
    刘协紧忙擦了擦眼角,随后面色如常。
    伏寿的身影出现在刘协眼前。
    “皇后,怎么了?”
    伏寿喘着粗气,欣喜道:
    “刘豫州来许都了!”
    刘协闻言一愣。
    “刘玄德?”
    伏寿紧忙说道:
    “是刘皇叔!”
    刘协看着伏寿,伏寿点点头。
    “皇叔吗……倒也不是不行。”
    ……
    北宋·哲宗时期
    赵煦看着天幕一脸神往之色。
    “和帝幼冲威断,魄力实过于章帝。”
    “此事可与汉昭帝诛除上官桀相提并论,可谓远继孝昭之烈。”
    清·康熙时期
    一身蓝色的常袍康熙捻着玉珠,看着天幕长叹一声。
    “可惜,永元之隆何其短也?”
    “观泱泱大国之史记,能以幼龄而除外臣者,唯汉和帝与朕也。”
    “而论凶险,汉和帝还远在朕之上。”
    “毕竟…鳌拜的确没有谋逆之心。”
    “但他有这个能力啊,朕不得不杀。”
    一旁的魏珠听得恨不得把头插裤裆里。
    这事是咱能听的吗?
    他乃乃滴!
    为啥不是咱出去挨巴掌!
    那老狗运道真好!
    两汉真是贤君能君仁君辈出啊!
    真是奇了怪了,刘邦的基因是不是真的有点东西?
    (本章完)


同类推荐: 风起云涌陈浩叶心仪重生:官运亨通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南璃萧景煜安南笙穆伏城重生之官屠娇软奴婢,又被强势王爷溺宠了全职热血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