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宅屋
首页大唐天将军 第326章 大唐西进,目标怛罗斯

第326章 大唐西进,目标怛罗斯

    李瑄本来的散官为紫金光禄大夫,此为文散官,正三品。
    现李隆基免李瑄文散官,加李瑄为骠骑大将军。
    此为从一品,也是大唐最高的武职。
    至于正一品的天策上将,从不列入统计,因为自李世民后,再无天策上将。
    骠骑大将军虽是散官,标榜身份。
    实际上,对边帅来说,正三品的羽林大将军等,也是为了标榜身份。
    若非李瑄变法,李隆基一定会为李瑄加同样为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
    显赫的军功,让李瑄走到这一步,并得到巨大的赏赐。
    很快,李瑄在碎叶水以微弱代价,全歼十万大食联军的消息,就传遍长安。
    从诗人的飞扬的诗歌上,能看出大唐是充满武风,积极向上的朝代。
    唐人有些对自身的自信。
    长安街头,经常看到金发碧眼,白色皮肤的人,但唐人将之视为蛮夷,并没有像后世某些人一样谄媚。
    而蛮夷竟然发兵十万,入侵大唐西域,让许多文人士子忿怒。
    西域是大唐的一部分,西域的歌舞、美酒、饮食、特产,对大唐百姓影响很大。
    不论什么原因,大食东扩进入大唐是事实,活该被天水王教训。
    同时,一个蛮夷能发兵十万,让许多文人士子和百姓好奇。
    在他们印象中,只有曾经的突厥,现在的回纥、吐蕃,能调兵十万。
    长安有大食、粟特的商人,也有去过西域,知晓天文地理的文人。
    大食成为热词以后,百姓们才西方还有这么大的国度。
    如果大唐没有征服吐蕃、突厥,国土面积竟还没有大食大。
    大食的人口众多,甚至是吐蕃的十倍以上。
    只是一个葱岭,将东西方隔开。
    让两个文明,无法碰撞在一起。
    大食变化后,类似于华夏的改朝换代,倭马亚王朝变为阿拔斯王朝,就像是李氏,取代杨氏。
    黑衣大食野心勃勃,竟妄想占领大唐的西域。
    所以朝野很赞成天水王主动跨越葱岭,收复故地,赶走黑衣大食。
    因为这是兴正义之师。
    但也有一些人感觉到忧虑,因为今年的战事太多,且都是大战。
    安禄山率领十几万胡、汉联军再次征伐奚、契丹,传得沸沸扬扬。
    上次安禄山率河东军败得很惨,以至于人们对安禄山没有信心。
    一向稳定的剑南,烽火突生。
    世人只知道南诏吃了熊心豹子,入侵大唐,杀死大唐的太守。
    杨国忠说南诏有“取代吐蕃之野心”。
    从边境的官吏,到剑南节度使,都是杨国忠的人。
    具体情况,人们也不清楚。
    实际上,大唐可以令吐蕃出兵,两面夹击南诏。
    但这是杨国忠力主发起的战斗,算是他的政绩,他认为南蛮粗鄙,剑南军弹指可破,根本不需要吐蕃掺和。
    只是杨国忠对李隆基再次奖赏李瑄,心里很酸。
    他已经权倾朝野,哪怕冰清玉洁,也得闭嘴。
    圣人高居无为,将政事全部托付给杨国忠。
    意味着原本给李隆基的奏书,先由杨国忠过目。
    如果对杨国忠不好,他会直接截留。
    但有一点例外,那就是李瑄和安禄山。
    他们的奏书不呈中书门下,由内侍省传递给圣人。
    安禄山是必定要搞死的。
    然而最令杨国忠害怕的人,还是李瑄。
    一旦李瑄回朝,必然再拜宰相,他没有信心,一直握住权柄。
    可想要弄死李瑄非常难,哪怕他以边令诚为内应。
    而且贵妃娘娘不断叮嘱让他学天水王一样,当一个好宰相。
    他想替换常平新兵指挥使廖峥嵘,但杨玉环不仅警告他,还告诉李隆基。
    是以李隆基不让他管这种小事。
    常平新兵像是一个情报网一样,监察诸郡县,使县令、郡守、大族、豪强忌惮。
    杨国忠也明白常平新兵的重要性,但有杨玉环袒护,栽赃陷害都很难。
    杨氏的权力,来自于杨玉环,包括杨国忠这个首席宰相。
    朝野中有一种声音,李瑄还会成为宰相,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杨国忠没有干等着,他知道很难从叛乱上拿下李瑄,所以他会暗地里告诉李隆基,李瑄变法之心不死,在西域实施变革。
    李隆基现在只图享乐,得知李瑄又要折腾,一定不会召李瑄回来。
    这样也不会得罪贵妃娘娘。
    眼下最重要的,是先弄死安禄山。
    朝野都知道他和安禄山势如水火,他总感觉安禄山狼子野心,必须剪除。
    这也是大臣们少有支持他的事情。
    杨国忠不知道的是,李隆基认为他和安禄山只是将相不和,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论杨国忠怎么说,李隆基都不会相信。
    李瑄的旧部,长安的文人,都在盼望着李瑄能尽快归来,主持朝政。
    杨氏已经无法无天,杨玉环的性格被五杨拿捏,根本不可能遏制。
    智者认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并非危言耸听的事情。
    李瑄像是野草一样坚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直让追随者满怀希望。
    那“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适用于每一个等待的人。
    像杨玉环,更喜爱春天,哪怕李隆基留恋华清宫,她也劝李隆基早早回到长安,看春光明媚,看姹紫嫣红。
    像裴灵溪和霜儿,无数个夜晚,与孩子们看向天空的月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夫君西域建功,她们承担起养育儿女,她们担负起家的责任,她们祈祷平安。
    像李适之,平时与朋友尽兴,看似疏狂,但他无时无刻不盼望着七郎能再度拜相。
    像此刻带着妻儿回到洛阳老家的杜甫,杨国忠当政,仕途绝路,对“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他说异常悲痛,他嗅到了盛世之下的隐患,不知何想,使他再前往长安,在那大慈恩寺上,他吟唱“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明示天水王被排挤走后,一个个贤臣被贬出朝廷,像黄鹄一样无处可投奔;他又愤慨地写“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指斥那样趋炎附势的人,就像随着太阳温暖转徙的候鸟,只顾自我谋生,追逐私利。谁都明白杜甫诗中的意思,更让杨国忠嫉恨。
    历史像开一个玩笑,上洛太守王昌龄被杨国忠贬到龙标任县尉,李白听闻后写诗“杨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杨氏理所当然地接替了上洛的金矿。
    王维为母守孝,但得知朝政后,心中燃烧的火也已熄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境界,此时王维已经具备。
    也是这一年,李白畅游梁园,遇到他人生的第四春,宗氏。让这位漂泊的大诗人,在晚年有所依靠。
    不是没有人不敢斥责杨氏,今年的寒食,一首“春城无处不飞,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传遍长安。
    以“五侯”比喻“五杨”,藏在美妙的绝句中讽刺杨氏。
    李岘是智者,能自保其身,他身为京兆尹,总能化解杨国忠对他的攻势,得到百姓的爱戴。
    更主要的是李岘身份不一般,杨国忠不能无缘无故罢免。
    整个朱雀大街上,运送木材和石材的车子,一辆接着一辆。
    因为五杨要大兴土木,建造豪宅。
    她们虽是整体,却互相攀比,但凡觉得对方的宅院好过自家,哪怕耗费数十万贯,立刻推倒重新建筑。
    土木之工,昼夜不止。
    天水王府已经算优宅,和五杨的宅院相比,小巫见大巫。
    那城外的荔枝道上,官吏们开始忙碌,哪怕路上有一块石头,都要挪走,有一处凹陷,都要填平。
    以免不久后,耽误涪陵的荔枝运输。
    虽然荔枝道是杨国忠提出,李隆基坚决修建,但杨玉环却也有责任。
    她以为吃到新鲜的荔枝没什么。
    但八百里加急,是国家最紧急的军情,是关乎国家命运的事情。
    吃一次荔枝,都要八百里加急。这种本末倒置,会动摇国民。
    这不是荔枝价值的问题,治理国家,领袖者以身作则,很小的过失都会被放大。
    一些事情,豪商可以,但官吏不可以。
    剑南,鲜于仲通意气风发,他领剑南军两万,正式对南诏进攻攻击,以获得他的军功。
    在杨国忠落魄的时候,鲜于仲通提携了杨国忠,这种微不足道的投资,让他一个豪族,一跃成为剑南节度使,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灭掉南诏,为大唐开疆扩土,他成不了李瑄,成为李瑄第二,应该是没问题的。
    要问鲜于仲通此战胜算几何?
    鲜于仲通一定会回答“小小南诏,何足道哉”!
    候鸟路过南诏,北归至范阳,看到的是尘土飞扬,兵马漫山遍野,数十里不尽。
    安禄山踌躇满志,这一次定要一雪前耻,彻底征服奚、契丹,完成他的大计。
    李瑄小贼已入西域,想回长安不容易。
    狗贼杨国忠视他为眼中钉,李隆基老矣,太子迟早继位。
    安禄山知道,自己时间不多。
    谁说胡人不能一统天下呢?
    不要用石勒、苻坚与他相提并论。
    那柏海之上,冰雪还未融化,有一支叫做“神策”的军队,在巡视黄河源头。
    新兵们以为当兵就是这样,但老兵们思念上一任边帅策马扬鞭的身影。
    也不仅仅是赏赐了,更有一种信念。
    数十万移民的填充,经过一些矛盾的冲突后,在名臣的治理下,走向稳定。
    白色的,到处在开放。
    百姓们逐渐意识到这是不可或缺的宝贝。
    那青海头的悠悠笛声,飘荡至祁连山头……
    ……
    三月初。
    由长安出发的使者,快马加鞭,终于到达碎叶。
    他们带来一份份任命状,和一些跳荡勋章、勇士勋章,以及对将士的奖赏宣布。
    不久后,车马就会从长安出发,转运到龟兹。
    同时,还有李隆基同意李瑄出兵葱岭西的诏书。
    对于封赏自己为骠骑大将军,李瑄心中没有波动,他要的不是这种。
    哪怕霍骠骑曾经是李瑄崇拜的对象。
    一个虚职,还不如多赏赐他一万匹丝绸。
    倒是李隆基赏赐他的绢和彩锻很有用,到安西后,可以卖掉换成金银珠宝。
    朝廷免费帮他转运。
    有了朝廷的诏书,李瑄当即把将领和僚属,召集在一起。听到李瑄要亲自率兵西进的消息,第一个变脸的是边令诚,他立刻说:“大都护,此行我留在碎叶即可,我会让内给事跟随。”
    边令诚难得用宽和的语气与李瑄说话,让人听起来不那么反感。
    主要是一听说要翻山越岭数百里,边令诚心中很虚。
    他经历过翻山越岭的痛苦,和高仙芝一起,走到连云堡的时候,就萎了。
    宦官没有双腿之间的东西,又养尊处优,最怕行远路,哪怕是骑马也难受。
    “不行!大军行进,中军必须跟随。”
    李瑄眼眸一动,毫不留情地说道。
    边令诚是小人,往往在奏折上夸大渲染,李瑄不会让他待独自待在西域。
    他去哪,边令诚就得跟在哪!
    “你……”
    边令诚气得七窍生烟,这崽子想累死他吗?
    但他拿李瑄没办法,只能干瞪眼。
    不过他实在受不了这种风餐露宿,于是看向于阗镇守使贾崇瓘。
    “启禀李帅,监军不久前感染风寒,有病在身。如果再千里远征跟随,恐怕会有闪失,留在碎叶,不会影响什么。”
    贾崇瓘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向李瑄说道。
    他本来只是守捉将,是边令诚提拔的人,又多有孝敬边令诚,此时他不得不帮助边令诚说话。
    “将士们远涉千里,为国征战。此行必有将士旷野捐躯。只不过骑在马上,行进几百里路而已,难道比冒矢石冲锋,刀矛中纵横的士卒还危险吗?”
    李瑄深深地看了一眼贾崇瓘,又向边令诚质问;“中军是圣人所委,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一点小困难都退缩,你还是忠臣吗?”
    李瑄的话,让在场的僚属、将领,面容一肃。
    他们不约而同地看向边令诚,各种各样的表情,让边令诚非常难堪。
    李帅身先士卒,用自己的能力和勇敢,让西域诸国,葛逻禄、突骑施诸部、安西北庭诸军敬佩。
    李帅还爱护士卒,推己及人,这种气量更能感染将士。
    相比之下,边令诚的贪生怕死,使将士们印象十分不好。
    李瑄能将不可一世的监军压制,也证明了李瑄的威望。
    毕竟之前高仙芝都拿边令诚没办法。
    “本中军与军同行便是……”
    边令诚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恨死李瑄了,屡屡让他下不了台。
    一定要找机会让李瑄知道他的厉害。
    有些太监心理是扭曲的,异常嫉恨。他们一旦得势,别说李瑄当过宰相,就是太上皇,他们也照整不误。
    贾崇瓘异常尴尬,只能灰溜溜地坐回原位。
    虽然李瑄没说什么,但他能感觉李瑄凌厉的目光。
    但受制于人就是如此。
    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只不过是早支付、晚支付而已……
    “于阗王,你率领安西诸国联军,留在安西,监护大食俘虏修建道路,维系粮道。”
    边令诚闭嘴以后,李瑄开始调配任务。
    “启禀大都护,我们西域诸国也有勇士,愿随您一起入河中建功。”
    尉迟胜主动请缨道。
    李瑄这种安排,明显是把他们安西诸国联军当成辅助队伍。
    尉迟胜虽为国王,但他去过长安,目睹长安的巍峨壮丽,繁华似锦,开满城,如梦幻天堂。
    他是为数不多,有梦想的国王。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这句话对尉迟胜不适用。
    鸡头终究是鸡头,他甘愿为凤凰的尾巴。
    “大食为天下仅次于大唐的国度。不让安西诸国去河中,是避免安西诸国过多伤亡……”
    李瑄隐晦且意有所指的说道。
    有的事情,明说就太伤人感情了。
    对于一些得过且过的国家来说,他们乐意如此。
    巴掌大的国家,哪有什么大志向,安于当下即可。
    李瑄让安西诸国留在,就是觉得安西诸国联军良莠不齐,战力太差。
    且步兵太多,甚至可能拖他后退。
    安西诸国对大唐忠诚,就算大唐败了,四大国也不会背叛。
    “回大都护,安西诸国中,有捕虎的健儿,请大都护允许小王从军中选精骑三千,随大都护征战。他们必然是敢打敢拼的勇士。”
    尉迟胜怎会不明白李瑄的意思。
    他承认安西诸国联军整体战力差大唐精锐许多。
    但他们国中不乏拼搏之人。
    他一定可以凑够三千精骑,组成敢死之士。
    “大都护,属下认为于阗王言之有理,看守俘虏、押运粮道,两万多足矣。西域也有弯强弓,善骑射的壮士。”
    封常清认为这没什么坏处。
    真有一批志愿者,一定是英勇者,对军中有害无益。
    “好!于阗王选三千勇士,随军出发,此战过后,与大唐军士,同功同赏。”
    李瑄点头,同意尉迟胜的请求。
    至于安西诸国联军的事情,由尉迟胜的弟弟尉迟曜代劳。
    “多谢大都护!”
    于阗王拜谢。
    “施利叶护,你率领麾下的轻骑,与我同行。圣人对你们的奖赏已在路上,此战后,你们一定可以得到更多的赏赐。我也会支持你成为西域北方的可汗!”
    李瑄没忘记葛逻禄这股关键的骑兵力量。
    “小王愿赴汤蹈火。”
    施利叶护赶紧领命。
    只要李瑄能支持他成立汗国,就有和回纥分庭抗礼的资本。
    “斛瑟罗酋长,你麾下的五千骑,也随军同行吧!”
    李瑄又向突骑施首领说道。
    突骑施自黑黄两姓,自相攻伐后,一盘散沙。
    有的连大唐的难以控制。
    碎叶水之战,斛瑟罗所率部重基本上在外围打酱油,捕捉一些漏网之鱼,几无损失。
    为笼络突骑施诸部,李瑄决定将其也带走。
    “遵命!”
    斛瑟罗领命道。
    他们在安西伊丽水流域放牧,注定离不开大唐。
    更何况是李瑄这种神人。
    如果能像葛逻禄一样得到一些赏赐,再好不过了。
    另外,粟特诸国、拔汗那、布哈拉等国士兵,自然也要与李瑄一起。
    他们露面后,他们的国家一定改旗易帜,够大食人喝一壶了。
    “三日后,经略军、长城军、龟兹军、于阗军、焉耆军、碎叶军、瀚海军、天山军,无伤者一起出动。其余守捉、戍堡、小镇军,留安西驻守。”
    “封判官、颜判官,你们发动民夫,在安西诸国士兵的辅助下,将粮食运送到俱兰城即可。”
    李瑄又看向诸军其他将领,决定出兵的日期的人数。
    又吩咐后勤事宜。
    长途跋涉,李瑄只要骑兵。
    行进的时候,由于山岭崎岖,人牵着马,马驮运粮食,这样能驮运更多物资。
    只要翻过大山,就会有更多的机动性。
    粮食可以掠夺大食,也可以让河中诸国补给。
    另外,第一批制造的牛肉干已经运送到碎叶。
    在关键时刻,可以作为军粮,食用十天以上。
    也可以在大战,奔袭的时候,不必埋锅造饭,快速补充。
    接下来,李瑄与诸僚属和将领,商量具体战术。
    不论如何,大唐一定要就近从千泉古道通过。
    如果南下迂回葱岭,需要多行走两三个月,贻误战机。
    直到黄昏,敲定战术,按照李瑄的意志。
    分段行军,迷惑敌人,并直指怛罗斯城,开启怛罗斯之战。
    作为丝绸古道后的第一座大城,李瑄笃定怛罗斯城内有众多粮草辎重。
    可解决军队粮草所需。
    翌日,李瑄召集军队。
    他当着数万大军的面,亲自为跳荡和勇士,颁发勋章,并宣读奖励。
    以激励士气。
    所有士兵都希望等他们归来后,奖励能再进一层。
    更渴望,下一个获得跳荡勋章的是自己。
    李帅佩戴玉麟勋章,拍着士卒的肩膀,亲自为士卒颁发跳荡勋章和勇士勋章,是多么的荣耀!
    许多士卒、将领,都得到提拔。
    李瑄封数十名郎将、衙将。
    又奏十几名中郎将、将军。
    如车光倩,因获得大食的主旗帜,被任命为于阗军副使。
    浑瑊,斩杀大食远征军主将齐雅德·伊本·萨里,被任命为龟兹军副使。
    马璘再次被提拔,任命为焉耆军副使。
    李嗣业被推荐为禁军将军,来瑱被推荐为禁军中郎将,等等。
    李瑄推荐更多的,还是安西、北庭原有的将士。
    奖赏大会结束后,李瑄开始誓师,他用他的口才,使将士们心潮澎湃。
    他们看向西方,像是看鱼肉一样。
    出征的前两天,全军享用鲜嫩的羊肉,吃香喷喷的胡饼。
    丝绸之路还未重新开始。
    第一波兵马,在程千里的率领下,开始沿着千泉古道西进……
    (本章完)


同类推荐: 风起云涌陈浩叶心仪重生:官运亨通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南璃萧景煜安南笙穆伏城重生之官屠娇软奴婢,又被强势王爷溺宠了全职热血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