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宅屋
首页我有一个小世界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打比方(天天万更求订阅!)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打比方(天天万更求订阅!)

    “囡囡,我们需要爱护小动物,你喜欢海豚没有什么错,但是,不要为了你自己的喜好而让海豚失去了自由。↑小囡囡,对于人而言,自由很是重要,可是,相应的,自由对于那些海豚而言,也很是重要。
    也许爸爸这样说,囡囡你理解不了,那爸爸就打个比方,一个囡囡你明白的了的比方。”
    说到这里,赵朝纲停顿了一下,他稍稍的思索了一下,然后很快就接着往下说:“囡囡,比方说,要是妈妈把囡囡关在家里面,不让囡囡出去玩,只让囡囡你学习这,学习那的,还让囡囡练习一些音乐方面的东西,囡囡,那你会喜欢吗?”
    赵朝纲很是轻声的问道,在刚刚赵朝纲看到囡囡眼睛里面满是懵懂的时候,赵朝纲就知道自己头先所说的话对于囡囡而言,太过深奥了,这样深奥的话,囡囡这样的年纪哪里听得懂,因此,很快的,赵朝纲就转变的方向,他从囡囡能够理解的那方面着手。
    对于小孩子而言,被自己的父母亲关在家里面,不让她出去玩乐,只是做作业或者学习一些课外的知识,绝对是这些小孩子们最不想遇上的事情。赵朝纲现在拿这个事情来作为例子,他相信到时候的效果那肯定是杠杠的!
    结果也不出赵朝纲的预料,在听了赵朝纲的这番话之后,这个时候的囡囡满眼都是惊慌,然后她走到赵朝纲的身边,先是很是小心的看了李丽萍一眼。然后才很是小声的在赵朝纲的耳边说道:“爸爸,囡囡不喜欢被妈妈关在家里面练习钢琴这些东西。囡囡想要和爸爸一起玩,爸爸你不要让妈妈抓着囡囡去做这些事情好不好?好不好嘛?”囡囡拉着赵朝纲的手。开始撒娇起来了。
    看着囡囡向自己撒娇起来了,赵朝纲很是无语,好像囡囡有点理解错误了,自己刚刚仅仅是打个比方,但是,囡囡这个时候却理解成李丽萍好像是真的想要这样做,因此,为了自己不用去学习课外知识,囡囡直接向赵朝纲撒娇起来了。而且,为了不让李丽萍听到自己不想学习课外知识,囡囡还很是小声的说话。
    看到这里,赵朝纲直接想要用晕倒了,哎……,小孩子的理解能力确实是差了点,不过,这样也足够了,有了这个赵朝纲等下劝解起囡囡要爱护小动物上面就容易了很多。
    “囡囡。放心,要是妈妈真的想要让囡囡你学习这些课外知识,到时候爸爸会帮你求情的。”赵朝纲先是用话语稳住了囡囡,只有自己先站在囡囡这边。等下自己的话,囡囡才会听的进去,现在赵朝纲在应付小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是越来越强了。他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了。
    当然了,赵朝纲和囡囡说的话绝对是他的真心话。要是李丽萍真的再安排囡囡去学习什么钢琴,或者其他的什么课外知识。赵朝纲确实是会阻止。
    倒不是赵朝纲不想着囡囡多学点知识,而是,赵朝纲认为,以囡囡现在五岁的年纪,最重要的还是玩乐。
    小孩子还小的时候,最大的事情就是玩乐,这样的,他在长大之后,在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时候,心灵上面会有一个很美好的回忆,而这个美好的回忆,会让这个小孩子在人生的起步中,拥有更加好的起步。
    在自己的心底留下美好的幼年回忆,会让这个孩子在长大之后,心态上面会更加的活泼,更加的阳光,相应的,他在为人处事上面也会更加的阳光,更加的或得别人的喜欢。
    作为孩子的父母亲,在一个阳光,胆大,正派的孩子和阴暗,胆小,怕事的孩子里面选择,所有的父母亲都会选择前一个孩子。
    所以说,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面,家长们需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够任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要是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着自己的性子来,不讲究方式方法,那最终,你教育孩子就会失败。
    教育孩子的办法其实很多,不过,你真正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首先,你得竖立起正确的育人观念。
    家长教育子女,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这是做父母的天性。
    具体怎么个好法,不同时期、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标准。
    一直以来,许多家长选择的是一种“精英取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追求做“大-款”、当“大-官”、成“大-腕”。
    如果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一生一世好,或者是不单孩子自己好,还能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希望是对的,但是,如果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出于光宗耀祖或实现自己个人的目的,这希望就不对了。
    不能否定的是,现在确实有一些父母把自己的遗憾、个人的野心等寄托在孩子身上。正确的育人观应该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根本。
    所谓健康成长就是在人性固有的基础上,使各个方面都得到有机的、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一个充满活力的、一个富有个性的、一个蕴藏巨大潜能和善于学习创造的新人。这样的新人首先必须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进而再是一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教育子女虽然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这主要是由家庭的社会职能所决定的,家长更多的是在履行一种社会职责。
    其次要懂得成才的过程、成才的规律,不能期望走捷径。任何事物的成长都有规律,人才的成长也有其固有的规律。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只有那种在科学的崎岖山路上,不辞劳苦。孜孜不倦,辛勤耕耘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成龙”、“成凤”、当“大-官”、成“大-款”,大凡成大事者。都是如此,没有捷径。俗话说“欲求生富贵,须下苦工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尽量做得比较有趣味一些,是可以寓严肃的事情一个宽松的环境的,但这不是捷径。所谓的捷径,也就是掌握规律,少走弯路。
    父母有权“望子成龙”。也有权“助子成龙”,但是没有权利“逼子成龙”,没有权利把“成龙”作为孩子的唯一选择。同样,父母也不可以把“平庸”作为孩子的惟一选择。
    无论是“平庸”还是成功,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父母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成功观、快乐观、幸福观强加在孩子头上。
    父母无权包办孩子的未来生活方式。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父母,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一定要用“尊重、交流、引导、指导”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
    想要正确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你还要充分尊重孩子。
    1、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最重要的一条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
    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你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家长对孩子有管理教育的权利。有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尽监护的责任,但在人格上与孩子是平等的。
    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不应在孩子面前以自己是孩子的生身父母、对孩子有养育之恩等自居,不应在孩子面前表现出“高高在上”、“随处都是权威”等所谓的“尊严”,不应羞--辱孩子,更不能体罚孩子。
    儿童-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体-罚孩子其实是一种其害无穷的行为。
    在1-3岁时经常遭受过体罚的孩子,易变得虚-伪、冷-酷、多事、擅长说-谎、有-暴-力-倾-向,这些行为会在体罚后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内开始产生。
    体罚造成的孩子的逆反行为,会在两年以后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来。
    通常有六种情况:孩子会偶尔或经常偷-盗或撒-谎;对他人态度粗-暴或缺-乏-同-情-心;做了错事后缺乏自信心;经常有破坏性或暴-力-性-行-为;不服从学校的规定;与教师不能相处融洽等。
    研究人员用曲线图来记录两个值,即父母对孩子的体罚值和子女受体罚后的暴-力-值。
    儿科医生们发现,两年以后,这两个值变得越来越接近,即体罚值越大,暴-力-值也越大,他们将之称为“剂量关系”或“作用关系”。
    研究人员建议,减少甚至消除体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社会的暴-力-程度。
    当然,许多在童年时遭受过体罚的人,在长大后并没有变成虐-待-儿-童的人,或变成消沉郁闷的人。
    这就像是人会得病一样,在适当的“治疗”或环境因素下,患病者会逃脱病魔的威胁。
    与经常体罚孩子相反,婴儿得到更多的拥抱和抚摸,孩子长大后就会遇事不惊、沉着冷静,并善于调节自己。
    个中奥秘为,拥抱和抚摸会使孩子大脑中激素水平明显不同,其结果是体内“压力激素”水平较低。
    孩子们长大后注定要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生存,而自幼就得到亲子行为温暖的人更能对付社会环境的压力,并避免那些与压力有关的疾病。
    2、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特征
    父母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
    年龄特征是指一定年龄阶段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及特点。如孩子在幼儿期特别喜爱游戏和故事,父母采用游戏和讲故事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倘若一个劲地讲大道理。效果肯定不好。
    个性特征是指每个孩子各自具有的性格特点,如有的孩子性格外向。活泼好动;有的则性格内向,偏于腼腆、安静。因此。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
    父母学一点儿童心理学知识非常重要,应该经常注意观察和研究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其所思、所为及其心理需要。
    在家教过程中,父母千万不要用“人家孩子怎么怎么的”来衡量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3、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
    生活中,大人们常常对孩子有这样、那样的要求,要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去做,可孩子往往有自己的看法。
    这时,如果父母过分地强求。甚至强制性地使孩子服从,不但不能使孩子听话,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与父母对着干”的逆反心理,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家长们一定不要将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能使孩子认识自我。自我能力得到肯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让孩子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是激发孩子自觉学习内部动力的最佳方法。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不但能让家长们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而且是使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想要争取的教育孩子,你得懂得怎么去引导自己的孩子。
    1、你得正确地引导孩子
    作为家长,首先要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引导孩子。
    譬如说,教育孩子长大后要成为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人不能光为自己活着,要向仁人志士和先锋模范人物学习等。
    譬如说。教育孩子以爱劳动作为立身之本,不能依赖、懒惰。只有学习、勤奋、自强,才能不断进步。等等……。
    当前,教育孩子学习中国男孩洪--战--辉的事迹,就特别有现实意义。其次,要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制约性很大。
    拿学雷---锋来说,教师让孩子学雷---锋做好事,家长如果也是这样教育,督促孩子做好事,孩子就会增强学雷---锋的意识。
    如果家长说:“学什么雷---锋,雷---锋是个傻子。”那么孩子学雷---锋的劲头就小多了。
    学校教育学生不打架、不骂人,如果家长也这样要求,孩子就容易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如果家长说:“谁骂你一句,你就骂他两句,谁打你一拳,你就打他两拳!”孩子就不太容易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第三,家长要以自己良好的言行去引导孩子。家长与孩子有骨肉亲情。因此,孩子最经常、最直接、印象最深刻的榜样可以说就是家长了。
    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的道德有渗透作用。家长应通过言传身教,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健康成长。
    2、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
    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对孩子限制太多、太死。首先要注重以德立身。对孩子不只是从吃、穿、住上关心,更要关注思想。抓准孩子思想问题,教育孩子以德立身,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情。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生活热情,有上进心。而对生活充分的热情和坚忍不拔的上进心,来自于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其次,不用成人的观点观察孩子。
    有些家长用成人的观点观察孩子,因而不理解孩子,把孩子的活泼看成是调皮,限制孩子过死,教育方法简单,与孩子形成“代沟”。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说心理话,因而使教育失去针对性,家长应坚持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第三要抓重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差错是无法挽回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比如说安全问题、健康问题等。对这些问题。不能马虎,必须高度关注。而对于孩子一时的成绩差、无意中做错事等,则不必大在意。
    想要正确的教育孩子。您还得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多多的鼓励孩子!
    1、及时鼓励
    家长对孩子做了好事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能力,安排一些做得到、做得好的事情让孩子去做,然后对孩子给予赞扬和肯定。
    人人喜欢听好话,人们处处需要温暖心田的话语,关键时刻父母的一颦一笑,一句振奋人心的赞美,往往能点燃孩子的希望和理想之火。当然这种赞扬要真诚、发自内心。
    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表扬会使孩子感到高兴,使孩子愿意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起到正强化的作用。
    相反,虚伪夸张和不切实际的赞扬会使孩子不安或做假。
    奖励要及时,比如发现孩子做了好事,或者做好了事情等,应当即给予肯定。
    说句暖心的话也行,做个肯定的手势也行,而不能等孩子差不多忘记了再来表扬,迟到的表扬往往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2、恰当鼓励
    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父母不应吝惜自己的表扬。该出口的要出口,慷慨地给予表扬奖励。慷慨不是说应该给孩子买多少东西花多少钱,而在于对孩子的进步应该充分肯定。
    多表扬少批评,是家长家教应该坚持的一个原则。
    以精神鼓励为主。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表扬应该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精神鼓励的方式其实很多,比如和孩子一块儿逛公园、看电影、听音乐会、家庭旅游、开个家庭庆祝会等等。
    奖赏应该属于第二位。可以利用奖赏给孩子买玩具、购文具、订报刊、增置文体用品,当然也可买食品、购置衣服等。
    孩子经济不独立。生活要靠家中父母供养,给予孩子适当的物质奖赏也无大碍。但是切记不要多。东西一多,孩子则会堕入物质的满足和享受之中。与其成长不利。
    当然,也不是说不能够运用物质鼓励了,家庭条件许可的话,物质鼓励也是很不错的一种鼓励方式,不过,在你给与孩子物质鼓励的时候,你得做到物质奖励不事先许愿。
    有些家长总爱事先许愿:“你要是期中考100分,我给你买一件连衣裙。”……
    其实这样做是不妥的,家长奖励孩子说到底是个手段,是个方法,不是目的。
    家长给不给,给什么,要根据具体情况临时决定,事先许愿容易导致孩子养成同大人分斤掰两、讨价还价的庸俗习气,这就与我们表扬奖励孩子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在给孩子以物质奖励的同时一定要伴之以讲清道理,说明为什么奖励孩子,孩子哪些地方有进步,今后还需要怎样做,让孩子明确自己有何长项,奋斗方向是什么,使孩子在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之后,精神上增添新的动力。
    3、不为孩子护短
    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要做到不为孩子护短。孩子的短处往往是越护越短。如果孩子做错了事,要及时给予批评,当时给他说明为什么不好是重要的。
    每个孩子都允许犯错,关键是要从犯错中吸取做人做事的本领,不重复犯错,在错中慢慢长大。
    想要真正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你还得懂得在一定的时候,放飞自己的孩子,这样你的孩子才能够真正的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才,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工作中,处于领先的位置。
    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尽情地玩,不要限制过多、过死,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
    要让孩子尽量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自己穿脱衣服、学着铺床叠被、帮父母干些家务活等,不要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
    “笼子和鸟”的故事是我们许多父母经常给孩子讲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寓意很深刻,鸟儿在笼子中活,那是鸟儿的悲哀,应该让鸟儿回到大自然中去,那才是鸟儿的本能所归。
    爱玩、会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同样。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事情都想试着去做。孩子在做事中独立生活的能力会逐步得到锻炼。
    父母一定要学会适时而毫不迟缓地放飞孩子。适时而毫不迟缓地放飞孩子,孩子会比在父母的护翼下成长更茁壮、更有主见。相反。包办会造成孩子能力的丧失。
    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在放飞孩子方面,有这么一片文章,作为家长的真的是很有必要看看:有两位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有特殊意义的空间,想出了一个叫做“小留学”的好主意,这个办法,既简单,又有效。孩子也非常欢迎。
    所谓“小留学”,就是两家的孩子,都到对方的家中去住一两个月,上学仍在原来的学校。别看这么一个空间的变化,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却十分突出。
    至少有这样四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孩子得到了锻炼。孩子初次离家,虽然不是一个人生活,但毕竟周围都是外人,环境不熟悉,因此也可算作独立生活的初步锻炼。
    二是培养了自理能力。初到别人家。孩子比较重视对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他们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家务活抢着干,作息时间也安排得很紧,不会的事情努力学着做。这一段时间虽然不长,但进步得非常快。
    三是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留学”到一个新的环境,面对着都是陌生人。这正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好机会。
    孩子们学习着如何对待家中的长辈,如何对待新的邻居。如何对待来访的客人,在新的家中听到长辈的教导。结合着原有的人际交往经验,感到对人际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是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孩子先后在两个不同的家庭生活,如果能注意观察,进行思考,也算是一种比较研究。
    两个家庭,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每个成员有不同的性格、观念和生活习惯。分析着两个家庭的种种不同,可以起到从一个小窗口,加深对社会认识的作用。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注意扩大孩子的空间,这样放手地去锻炼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向相反的方向使劲……
    我就亲眼在我们家附近的幼儿园前面见到过这么一些母亲,注意了,不是一个,而是一些,她/她们把自己已经上二年级的孩子,费力地抱到离学校只有几十米的地方,由于怕老师看见挨批评,才不情愿地放下来,亲了孩子之后,目送着孩子去上学。
    相信这样的事情,也许很多的人现在就做着同样的事情。
    这位/些母亲肯定极其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可能都会清楚地感到,这种爱的结果将会是多么可怕!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面对着将来日益激烈的竞争,他们能够成功吗?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孩子九层九会成为竞争的失败者。
    相信到了这个时候,这些家长才会后悔自己以前教育孩子的行为是多么的错误,可惜,到了那个时候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说,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培养孩子用拔苗助长这种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肯定要失败的,但是消极地完全“顺其自然”的态度,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遵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锻炼可分为体力锻炼、脑力锻炼和综合锻炼。要达到锻炼的目的,一般不能完全靠现成的条件,需要自己创造。
    有这么一个例子,之前有一位到米国探亲的中国学者,遇到了这么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看报,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岁的女孩子和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子。
    大孩子非常沉着地对他说:“你们家需要保姆吗?我是来求职的。”
    学者好奇地问:“你会什么呢?年纪这么小”
    大孩子解释说:“我已经9岁了,而且我已经有14个月的工作历史,请看这是我的工作记录单。我可以照看你的孩子。帮助他完成作业,和他一起游戏”
    大孩子观察到没有聘用她的意思。又进一步说:“你可以试用我一个月,不收工钱。只需要你在我的工作记录单上签个字。它有助于我将来找工作。”
    学者指着那个五六岁的孩子问:“她是谁?你还要照顾她吗?”
    很快的,学着听到更令他惊奇的回答:“她是我的妹妹。她也是来找工作的,她可以用小推车推你的孩子去散步,她的工作是免费的。”
    多么可爱的孩子啊!她们的父母也应该说是了不起的敢于放手让孩子们出来闯天下。
    可我们就有那么一些父母,不但自己从没想过创造条件让孩子去锻炼,反而把学校为学生创设的锻炼条件破坏掉,这样的事情在社会上面太多了。
    如某学校组织学生去军训,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行李背到200米外的汽车上,竟有父母向学校提出“抗议”:把孩子累坏了谁负责?
    最后。这位父母还是自己气哼哼地把学生的行李背到车上,而他的孩子却心安理得地徒手走在后边
    难道这样的家庭将来能幸福吗?真不知道这位汗流满面的父母是怎样想的!
    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每一个孩子都会无休止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问题的答案让孩子如何去得到呢?经验告诉我们:孩子爱不爱提问题,是关系到孩子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去得到答案,则是关系孩子成才的更重要的因素。
    例如,过去的小学课本中,在描写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明确地写着,是蝌蚪的尾巴到一定时候,自动脱落,然后变成青蛙的。
    学完了这节课后。许多学生就养起了小蝌蚪,看看它是怎样成长的,尤其是想看看它的尾巴是怎样脱落的。
    可是。观察了一天又一天,不见小蝌蚪的尾巴脱落过程。但是,尾巴确实也不见了。
    学生们把这种情况告诉了老师。老师没有主观地、简单地否定学生的观察,而是要求他们仔细地观察,做出详细的记录。
    于是许多孩子同时进行了观察,结果是他们都没有发现脱落的尾巴,在青蛙的屁股上也没有发现脱落的痕迹。相反,有一些细心的学生发现小蝌蚪的尾巴是慢慢地缩回去的。
    所有的观察,得到了一致结论,他们把这个结果,告诉了老师,在老师的支持下,他们把这些观察的结果,寄给了出版教科书的有关单位。
    最终,在科学家的参与下,教科书的错误得到了纠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发扬了探索精神,而更值得赞颂的是这位老师,因为他支持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家庭中,父母也应创造一些方法,培养孩子在智力上的自主性。
    有一位父母是这样引导他的上小学一年级孩子辨别是非的:他每天带孩子上学挤公共汽车,每当看到出现一些争论时,他就让孩子注意观察,下车时还要把自己的分析讲给父母听,究竟他们是为什么引起争论的?究竟谁对谁不对?应该怎么解决?
    孩子说完之后,当父母的再做点指导。
    天长日久,这个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就比别的孩子强,有此作基础,她很善于给小朋友劝架,因而就成了大家拥护的小班长。
    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的确有它的道理。生活在穷困潦倒的家庭中的孩子,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难道孩子就只能当“纨绔子弟”?
    在顺境条件下如何成功地教育孩子,的确是当前亟须探讨的课题。有经验的父母多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而且不限于生活方面的困难,让孩子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的能力和优良的品质。
    有位父母是这样做的:当孩子想买一个东西,父母有时有意识地往后推一周才满足他的要求,她想这能养成他克制自己的能力。
    设置困难,最好要有针对性。有的孩子,住在高楼大厦里,上下有电梯,出门有汽车,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突出的困难需要他们去解决。针对这种情况,有位父母就想出了个办法,设置了困难,鼓励孩子去解决。
    他给孩子布置了两个特殊的作业:一个是每天上下12楼,不再乘电梯,而是坚持步行;二是每天上学和放学,不再乘汽车,而是坚持徒步走5站路。
    设置什么样的困难,又和父母的观念有关。比如,在袋鼠国,有位中国记者亲身遇到一件事情,就给人在教育观念上以深刻的启迪。
    有一天,记者走在大街上,在这条街上,和街道并排着有一条小河。这时记者看到前面有位袋鼠国的妇女,带着一个小孩在散步。
    突然,记者发现前面那个淘气的小孩子,跳来跳去,扑通!掉进小河里。记者毫不迟疑,飞快地跑向河边,准备跳到河里去救孩子。
    没有想到的是,正在记者要跳的一刹那,那位妇女却制止了他,记者奇怪地望着她,请她解释,她严肃地说:“我要他自己爬上来。”
    记者看到孩子在水中翻腾,喝了几口水后,终于爬上来,而脑子里也翻腾着一个想法: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母亲,这是一种多么理智的爱啊!
    给孩子一点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往往表现在他的选择上,但由于父母怕孩子自己选择错了,总是不敢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可是如果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他也就永远学不会选择,永远没有自主性。
    有的父母就能把有些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但是要在事前为他提供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并且要教育他自己选择了,自己就要负责任。
    他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选择错了,也是一次学习机会,是很值得的。
    如有一位父母想让孩子学钢琴,可是到少年宫报名时,发现孩子在舞蹈组门口看出了神,再也不走了。
    于是,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但要求他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把舞蹈学好。
    有的父母在孩子的零花钱上,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安排出一个合理的零花钱的数量,但把支配权交给孩子,并且节余归己。
    这样做,不但能发展孩子的自主性,而且能使他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得到提高。
    选择和责任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孩子的事情,件件都让父母去做主,决定之后,孩子不会想到自己对这个决定有责任,因为不是自己选择的嘛。
    如果把权利交给了孩子,他的选择反而会比较慎重,因为他知道,一旦选择了,就要由自己负责,是好是坏,后果都要自己承担。
    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每个孩子的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特点,所以,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能够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赵朝纲现在是没有自己真正的亲生孩子,但是,他现在已经把囡囡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所以,在教育囡囡这方面,赵朝纲是真的很重视。
    就算是现在萍萍怀孕了,赵朝纲很快就会有自己的亲生儿子了,但是,在赵朝纲的思想上面,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囡囡,所以,对于囡囡的教育,赵朝纲极其的重视。(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同类推荐: 快穿攻略,病娇男主,宠翻天!回到七零养崽崽苟在诊所练医术道无止尽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万世飞仙学园异战录万人迷穿为炮灰后他们火葬场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