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衿已经梳妆起来,她被康熙的非人上书房课程表折磨了七八年,早已养成五点睁眼的习惯。
“来了?”元衿已经在练字,见到舜安彦随手给他指了个位置,位置旁还有一盏泡好的茶。
“来了。”舜安彦坐下,端着天水蓝茶盏张望了下,没急着喝只是问,“怎么还在练字,今天练的哪个?”
元衿手上没停,但脸上发笑,“鄢少爷,你直接问,是不是神童敏敏的字就好了。”
舜安彦被看穿,但一点也不心虚,他索性就直接问:“你还练他的字吗?”
“练,他的字好看。”
说罢,元衿写完了一张,提起来朝他展示,“你看,浑厚方正不轻浮,很有颜真卿的风范。”
舜安彦抿了口茶淡淡地“嗯”了一声。
元衿嗤笑了下,转头和青山说:“青山,你去吩咐小厨房,给鄢少爷的面里加点镇江陈醋,越陈越好。”
青山偷笑着跑了出去,舜安彦面不改色说:“是要加,公主索性让青山把醋壶拿来,我自己倒个痛快。”
元衿放下了笔,心知这字是一点也写不下去了。
她拿帕子擦擦手,坐在书桌后面嘲弄他:“你干什么呢,夹枪带棒的,他人都没消息了还这副腔调。”
倒不是舜安彦惦记这人,只是到了江南地界,尤其是靠近金陵,有些回忆和事故便不住往他脑海里涌现。
昨日晚,甚至出现在了他的梦里,挤占了他那些伺候元衿的想法。
“马上要到金陵了,你还记得大报恩寺吗?”
“记得。”元衿轻快地说,并皱了皱鼻子,“上次南巡我就止步金陵,天可怜见的,这次可千万不要了。”
舜安彦赶紧止住她话头,“你快呸掉,这话不吉利!”
连他这样身经枪林弹雨的人,想起那年大报恩寺也心有余悸,且他知道内情知道幕后,比元衿更胆战心惊。
神童敏敏,自他漠北回来,甚少再关心过理藩院,有种那人那事渐行渐远的感觉。
但偏偏靠近金陵时陡然想起会惶恐不安。
这念头挂在心上,第一次和元衿同坐用早膳的时光,舜安彦便没有能珍惜。
他吃的干脆利落,一小碗配了鸡汤的龙须面加一块肥瘦相间的熏煨肉和两颗青翠欲滴的小青菜,一会儿便都进了肚子。
“好吃吗?”元衿只吃了一半,就看到他的碗空了。
“还不错。”舜安彦不和元衿打哑谜,有什么便说什么,“就是肉有点甜。”北方人吃甜肉,总觉得怪怪的。
“这是南方做法,红烧肉加的糖比这个还多呢。”元衿咬了一小口肉后放下了筷子。
“不吃了?”她的碗里还有一半。
元衿摇头,“等下要坐船游瘦西湖,我怕晕船吐出来。”
舜安彦从怀里掏出一个小药瓶来,“给,我离京前问老郎中开的,专管晕车晕船。”
元衿接过,支着下颚喊他:“啊呀,鄢少爷……”
“怎么了?”
“你好细心呀。”
舜安彦咳嗽了声,朝她拜了拜,“你饶了我吧。”
元衿嘻嘻笑起来,又连说了好几遍。
一百天,舜安彦已经完全沦陷,他已然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元衿死心塌地了。
她太会了,只要愿意张口,轻轻巧巧一句就能让你心花怒放。
这也足见以前的元衿对他多吝啬。
笑过后,舜安彦陪着元衿出屋子去皇太后那边请安。
皇太后起的要比元衿晚,老人家毕竟年纪大了,一路南下舟车劳顿便会贪睡些。
五阿哥胤祺比任何皇子都要关心老祖母,自从皇太后在山东境内第一次露出疲乏,他每日清晨都会延迟去康熙那里应卯,转而先到太后这里伺候。
“五哥哥。”元衿蹦着上前勾住胤祺,“你吃过早膳了吗?”
“吃了一点。”五阿哥的眼神刀过后面的舜安彦,“听说你那里日日又是美食又是点心又是好茶好酒?也不想着给我送点?”
“你不是忙吗?”
元衿可不是瞎说,南巡如秀场,而走秀的模特就是这群皇子。
康熙每日在大龙舟正中一坐,皇子们就要开始一天的表演,且每日的表演项目截然不同,有时是背唐诗,有时是亲自作诗,有时是讨论自古以来黄河水患,有时还会聊聊两江民生,甚至还有次江宁织造曹寅送上了江南首次播种的三季稻,皇子们当场就水稻的生长问题进行了激烈的答辩,元衿在旁听着差点以为自己进了农科院加入了杂交水稻研究小组。
五阿哥咳嗽了声,又白了眼舜安彦,“舜安彦,御前最近这么多事,你怎么一点都不参与?”
舜安彦耸耸肩不作答,心里念叨了句:我摆烂,我不去,没得被你们卷的一点时间都没有。
嘴上只说:“奴才有事在身。”
五阿哥哼了声,心道这小子还能有什么事,不过是忙着哄他妹妹,不屑得在御前争脸。
“你忙就忙,但有个事儿和你有关。”五阿哥想起来,眉头不由紧皱,“大报恩寺自上次南巡后一直在重修,皇阿玛下旨这次南巡要特别拜访,会放在明孝陵之后。”
舜安彦挑了挑眉,问:“敢问万岁爷定在什么时候?扬州到金陵没有几天日程了。”
--
第223页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
启明1158、
抚宋、
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
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重生后嫁给废太子、
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