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宅屋
首页明国万历 第三十四章 考试

第三十四章 考试

    “历代君主行政各不一,最好的贤政,就是赏谏臣;最坏的瑕政,就是黜谏臣。”
    “胡涍官居御史,补过拾遗,纠察荒诞,乃职责本分,如何能因为言语被圣上不喜,就被罢免?如此行为,恐怕以后朝堂多是阿言顺旨者。”
    还真是沆瀣一气。
    言官本是好的。
    品级低,权利大,考核官员政绩,参议国家大事,遇到昏君,则敢驳昏君的圣旨。
    可惜啊,承平百年,烂了。
    多少好事都败于闻风启奏的言官。
    朱翊钧按下内心的不快,愤怒对事情没有任何的帮助,是无能者的表现。
    猛灌了自己一口鸡汤开始反思。
    嗨,自己干嘛跟他们较真起来,不是一直以来告诫自己以史为鉴的吗。
    自己和他们较真起来,最后和正德嘉靖两朝有何区别,于事无补反而耽误自己的事情。
    这么多奏疏都是谏言圣人的,圣人看了后本来是生气的,最后却又莫名笑了,朱翊钧身侧的李现纳闷。
    和小皇帝朝夕相处,自以为了解小皇帝性格,有祖父遗风也。
    大臣以为皇帝年幼,竟敢指责皇帝行事,却不知越是如此,小皇帝越不会被大臣牵着走。
    圣人登基日久,心思越发深沉了。
    “以后此等奏章,不必送来,司礼监并内阁执行票拟。”朱翊钧对着太监们说道。
    言官弹劾司礼监,司礼监票拟严惩言官,张居正作为内阁元辅,居中调和,两头不落好,被这事烦透了。
    很快,扯皮中,到了隆庆六年十二月,年关已近。
    朱翊钧去了内书堂。
    太祖朱元璋是不许太监识字的,防止其干预政事。但是明朝不同以往,太监参与政事是无可奈何的。
    所以,有了内书堂,教小太监识字,可以说是内廷的国子监。
    内书堂容纳两三百人,都是十岁左右被选入。讲官出自翰林院,内次选4人左右。
    这种待遇,就连各州府县学都比不上。
    冯保就是内书堂出身,十七岁选拔至司礼监六科廊写字听用,三十二岁进内书房,升管文书房,后任司礼监秉笔太监。
    可以说是过五关斩六将,能力和运气缺一不可。
    巡视了一圈,最后召来即将选派差事的年轻太监,多是十六七岁,有四五十人。
    “尔等从小熟读四书五经,还学习忠鉴录,如今又判仿两年,朕这次亲来考试尔等,如名列前茅者,朕重用。”
    宫中数万人,能亲自面圣的百中无一,如今不但能亲自得到皇上的召见,更有机会得到皇帝的亲眯,众人激动异常。
    朱翊钧来之前,跟谁都没有透露要亲自考试内书堂太监的念头,一时间,随行太监连忙去安排人准备。
    “事君能致其身。”
    朱翊钧提笔,写下了这次考试的题目。
    收到题目,这些太监都是读书日久,没有人被难住,纷纷动笔。
    李现见朱翊钧没有要离开休息的意思,准备了茶水,点心。
    朱翊钧喝着茶,吃着点心,看着满堂的太监考试,有种自己成为了主考官的感觉。
    这感觉,还不错。
    陆续有人交卷,朱翊钧点点身前的桌子,太监跪下磕了头,伏着身子上前,把试卷轻轻的摆放在桌面。
    拿起试卷,朱翊钧看了看,“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献身为国也!……”
    “善。”
    朱翊钧看完,高兴的赞叹。
    看到有人夺了头彩,剩下的人按捺不住,纷纷加快进度,和先前的太监一样,恭敬的交上卷子。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
    “大善。”
    等众人都交完了试卷,朱翊钧当场批复,最后亲自挑选了七人,随堂伺候。
    ……
    冯保来乾清宫,请问今年宫中是否按旧制设宴权贵大臣,准备元宵灯火等事宜。
    “大伴,你来的正好,你看看这个奏疏。”
    原来,是户科做事中冯时雨,上疏陈六事,其中有谏言释放宫女。
    “回皇爷,本朝与历朝不同,今在宫妇女,不过两千数,侍奉两宫圣母,执事六局,尚不够用。”
    见皇上不置可否,冯保继续说道,“且宫女多衰老,放出宫去没有归处,皇爷三思。”
    “大伴说的有些道理。”
    听到这话,冯保内心一颤,知道不好。
    果然,朱翊钧又说道,“不过,朕听说民间百姓,把自家女孩入宫当做悲事。“
    冯保辩解,“民间穷苦人家,把自家女儿送入宫中,从此衣食无忧,欢喜还来不及,怎么会不愿意呢。”
    朱翊钧笑了笑,取出一个折子,丢到冯保手上。
    这折子颜色陈旧,打开一看,竟然是隆庆二年的折子,写着当年民间旧事。
    原来,当年传出谣言,京中点淑女,民间百姓惧怕,无论长幼良贱,有垂鬓即笄者,有乳臭为夫者,孀妇亦皆再蘸礼人。
    因为婚事多,乐工们昼夜不息,这家办完就赶赴下家,连肴果都涨价了。
    冯保无话可说。
    “大伴出于公心,怜恤年老宫女,说明大伴有德,朕决定,凡年过二十者,愿意出宫的,一律放出宫,且今后废除旧制,除非特定,不得随意从民间点女儿入宫。”
    因为先前失分的行为,冯保不敢再为此事辩解。
    说完了宫女的事,朱翊钧又问起冯保,今年可有新太监入宫,入宫人数多少。
    听到冯保说的数量,朱翊钧不高兴了。
    我这好不容易找到的理由,放出宫的人数,估计还没进宫的人多,岂不是白费功夫。
    见皇上脸色不豫,冯保急忙解释,“实在是宫外等候入宫的阉人太多,已经严格选录,十个里面才挑了一个,本就已怨声载道。”
    还是国家太穷,穷人太多,活不下去的人找不到活路,自己把自己阉了,为了进宫找口饭吃。
    更可怜的是,阉了后还没被挑中的,就只能靠乞讨为生,坑蒙拐骗无所不作。
    朱翊钧长叹一声。
    “宫中现在太监有多少人?”
    冯保不敢虚言,报了实数,逾两万之数。
    “整个皇城,每年要花费多少银子?”
    冯保答不上来。
    “还是要减人啊。”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