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宅屋
首页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665章 谯楼钟声

第665章 谯楼钟声

    “皇弟,如果是你,遇到这种事儿该怎么做呢?”
    见李太后沉吟不语,万历皇帝不禁扭头问朱翊镠。
    朱翊镠想了想,如是般回道:“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认为还是照章办理为好,且不说因为发放度牒增长贪污腐败之风,等到下一个六年,难道还要增加名额吗?”
    万历皇帝思忖片刻后点头说道:“皇弟言之有理,那依皇弟之意,就是不会增加名额了?”
    “嗯。”朱翊镠点头道是。
    “那眼下的困局又该如何破呢?”万历皇帝接着问道。
    朱翊镠回之一笑:“皇兄太瞧得起皇弟了。你与许阁老都觉得棘手,此事不好办,让皇弟有什么法子?”
    “娘以为呢?”万历皇帝转而又虚心地请教李太后。
    李太后缓缓言道:“还是钧儿自己做主吧,娘不发表任何意见。”
    其实,她本心是赞成朱翊镠的,可既已定下规矩,就严格按照规矩来。如果因为遇到一点儿困难便改变规矩,那皇帝的威权何在?等到下一次,那帮人会不会得寸进尺呢?
    但又考虑到两个儿子之间微妙的关系,尤其是得知朱翊镠有“取而代之”的心思后,迫使她不得不正视,尽量在两个儿子面前保持平衡。
    如果非得要表态,那她也只能宁愿站在大儿子这一边。
    所以她才让万历皇帝自己做主。
    这可不是她随口一说,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万历皇帝也没辙了。
    其实,他早已经料到李太后不会反对增加名额。毕竟李太后笃信佛宗,到处捐资修庙,多剃度几个和尚,料想她也不会不同意。
    至于首辅申时行,万历皇帝觉得更不会反对了。申时行一向以“息事宁人”为原则和处事标准。
    可万历皇帝没想到,朱翊镠竟明确地持反对意见:不增额。
    而李太后又说了不表态的。
    如此一来,万历皇帝也只能将发放度牒的事暂且压下不提。本来这也不是他来慈宁宫的主要目的。
    李太后则直接跳过去问:“钧儿,还有一件什么事儿?”
    她不认为发放度牒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一来有礼制在前,二来即便破坏规矩增加一千名额也不是不可以,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而且她已料到这不是大儿子万历皇帝来慈宁宫见她的原因。
    没猜错的话,第二件事才是。
    ……
    而就在万历皇帝找李太后的同时,许国来到首辅申时行的值房。
    无它,只因发放度牒的事。
    刚推开门进去,许国就发现申时行脸上泛了一点高兴劲儿。
    “元辅。”许国喊了一声。
    “许老来了,来来来,请坐。”申时行说着便起身离开文案后头的座椅,踱到前面来与许国对面行揖而坐。
    两人刚一坐定。
    申时行又起身从文案上拿出两张内阁专用文纸递给许国。
    “许老来得正好,我这份条陈,正想请你过目呢,来,帮我斟酌斟酌。”
    看得出来,申时行有几分得意。
    许国接过文纸,只见上面密密麻麻但十分工整地写着:
    世之筑城,必建谯楼。此乃汉之遗风。谯楼者,谓门上为高楼以望也。
    谯楼内必悬巨钟,昏晓撞击,使城民闻之而生儆惕之心。
    天下晨昏钟声,数皆一百零八,而声之缓急、节奏,随地方各有不同。
    如杭州歌曰:“前发三十六,后发三十六,中发三十六,声急通共一百八声息。”
    如蓟州歌曰:“紧十八,慢十八,六遍凑成一百零八。”
    再如益州歌曰:“前击七,后击八,中间十八徐叙发,更兼临后击三声,三通凑成一百零八。”
    此三种击法,为天下南北谯楼鸣钟击奏之蓝本。
    大内紫禁城谯楼之击法,与蓟州击法,庶几近之。
    击钟之数,为何一百零八,此乃暗合一年气候节律也。
    盖一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三者相加,正好一百零八。
    释氏念珠数,亦是一百零八,转借此义也。
    又紫禁城谯楼每次击钟前,此先奏以画角之曲。
    曲有三弄,乃曹子建所撰。
    初弄曰:“为君难,为臣亦难,难又难。”
    次弄曰:“创业难,守成亦难,难又难。”
    三弄曰:“起家难,保家亦难,难又难。”
    此画角三弄,盖提醒君臣,不忘创业守成之义,一言一行,必欲尽忠国事。
    许国将这篇文章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却不知来由,不禁好奇地问道:“元辅,你说这是条陈?”
    “嗯,是给陛下的条陈,只是尚未定稿。”申时行回道。
    “陛下为何要这个?”
    “昨日乾清宫管事牌子周佐到我值房里传达圣谕,所说王皇后每夜听紫禁城谯楼钟声,都是一百零八下,问这里头到底有何讲究,望能告之。我接旨后不敢怠慢,翻箱倒柜地找书搜证,忙乎了大半天才写出这道条陈。”
    “哦,原来是这样。”许国听了,点点头笑了,“亏得申先生学富五车,不然断写不出这份条陈。王皇后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实则刁钻。不信,就这谯楼钟声的来历,恐怕没几个人能答得出来。不说别人,就说咱自己,也是两只眼睛看锅底儿,一抹黑。”
    “其实也不叫什么难事,多翻几本书就行。”申时行脸上显出几分得意。
    “咦?元辅,”许国忽然受到什么启发似的叫了一声,劲进而喃喃地道,“你在调条陈中说,释氏的念珠之数,是因钟声的夏一百零八响而借用。这一点,恐怕大多数和尚都不知道吧?”
    “和尚们也不必知道。”
    “那有了!”许国粲然一笑,激动地哦说道,“这次和尚们给牒,要出考题老他们,依我看,就把念珠之数的来历这道题加进去。”
    “太偏,不能这样考他们。”申时行摇头,不同意。
    可许国坚持道:“元辅,倘若题目不出难一点,而让多数人过关,恐怕事情就更难办了。从前三年颁发一次度牒,到现在已改成六年,积累下来的人数本就够多的了。即便陛下降旨增加一千名额,到头来也是供不应求。”
    申时行这次倒是点了点头。
    ……
    。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