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赞德是在2013年12月份,才从前任摩托罗拉总裁,克里斯托夫·加尔文的手中,接过了摩托罗拉总裁宝座的。
爱德华·赞德这是历史上第一任非加尔文家族的摩托罗拉总裁,还是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的。
而关于这位爱德华·赞德,在2004年12月份的知音杂志上刊登了这样一篇发人深省的名人小故事,名字叫做:摩托罗拉总裁智选接班人。
原文很长,这里简单的说一下。
就说摩托罗拉的总裁克里斯托夫·加尔文已经70多了,打算要退休,所以他必须为公司选择一位接班人,而最后有两个人入选,分别是五十岁的爱德华·赞德和五十一岁的约翰·格杰德。
只是这两个人看上去都不错,加尔文也不知道选择谁,陷入了苦恼之中。
某一天他们三个一起去登山,然后加尔文突发奇想,让他们比赛看谁先步行上山登顶。
这两人完全不觉得这件事情有多么的诡异,反而认为这是老板在考验他们的体质,因为经营一家全球性的公司,需要强健的体魄。
所以两个人就开始比赛,步行上山,而加尔为自己则坐着缆车提前上山。
一个小时之后,第1个上山的是约翰·格杰德,这家伙是一路小跑着上山的。
又等了一个小时,爱德华·赞德才登顶。
这个时候,加尔文恰好发现他们两个身上都挂了相机,于是检查了他们两个的相机空间,发现约翰·格杰德,一张照片也没有拍。
这很好理解,毕竟人家是全速上山,认认真真正儿八经的比赛的。
再看爱德华·赞普的相片,则里面拍摄了足足几十张山上的美景,原来爱德华·赞普是因为一路上不断的拍摄山间的风景才输给对手的。
等到年底加尔文退休,他就认为爱德华·赞普做为摩托罗拉公司的新任总裁和ceo。
对此,加尔文还发表了一通事后感言,原文如下“我本想借登山考察一下他俩的体质,可是当我看了他们的数码相机之后,我有了新的发现:约翰是一个过于执著的人,他的眼里只有目标。这样的人虽然办起事来雷厉风行,却容易贪功冒进,给公司带来风险。而赞德,却是一个懂得欣赏、张弛有度的人,把祖父留下的产业交给他打理,我放心。因为,摩托罗拉公司现在需要的只是稳步发展,而无需迅速扩张。”
【这篇文章是真实存在的,大家有兴趣可以找一找当初的那期知音,因为这个文章让当时阅读大量书籍和杂志来增加作文写作能力的作者君记忆深刻,从此爱上了摄影(狗头)。】
我们不来讨论这篇文章里面的槽点有多么的让人忍不住吐槽,比如加尔文真的想要考验一下他们两个的体质什么的。
还有,克里斯托夫·加尔文是因为铱星计划的惨败,而被董事会强逼着走人的,临走前还被迫卖出了公司里面全部属于加尔文家族的股份,根本就不是正常的选择继承人的交接班。
当然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时候被强迫卖出股份,和等到公司完蛋的时候相比,着实是大赚了一笔。
至于爱德华·赞普,那也是董事会自己挑选的继承人,和老加尔文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其次,就是结伴的不是爱德华·赞普,或者是约翰·格杰德,而是艾德·桑德尔。
当然了,你也不能说这个有问题,因为艾德·桑德尔和爱德华·赞普其实是一个人,只不过是因为翻译问题而出现了偏差,名字不一样。
爱德华·赞普这个名字是在2012年之前使用的,是华夏人根据音译,自己来翻译的。
而艾德·桑德尔则是后来人翻译了他的自传,然后根据英文名翻汉语的译法,翻译成了艾德·桑德尔。
这听上去似乎是非常正常的错误,但其实你如果细品一下的就会发现,爱德华·赞普这个名字是标准的老白男惯用的名字。
而爱德·桑德尔,这是印度裔米国人常用的名字,没错,艾德·桑德尔其实是一个印度裔的米国人,而他也是第一个将米国科技企业印度化的春风吹进硅谷的领头人物。
2012年之前的华夏人,认为米国的科技领袖理所应当的应该是个老白男,却没有想到此时印度后裔已经开始崛起了。
不过既然2012年之前大家都管他叫爱德华·赞普,那他就是爱德华·赞普好了。
咳咳,又跑题了,言归正传。
假如是我们的黄老板遇到文章这样的情况的话,那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把爱德华·赞普给开除掉,老子都提议要比赛跑步了,你居然不放在心上,一路上慢悠悠的拍照片,让老子在山上多等了一个小时,足足吹了两个小时的冷风,你是怕我这个七十岁的老头子死的比你还晚是吧。
不过这篇文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因为这充分的体现出了爱德华·赞普这个人的行事风格。
那就是稳,非常的稳,一切以董事会的利益为重,也就是股价为重。
所以未来我们就可以见到爱德华·赞德很多神奇的操作。
首先是在爱德华·赞德正式上班的第1天,就直接否决掉了一个收购案,理由是这个收购案会花费大量的资金,但是却只能买来一个毫无用处的公司。
这只是在浪费公司的钱,所以要将这个收购案给砍掉。
于是乎,爱德华·赞德就错失了收购来自华夏的华威的机会,而这也是华威唯一一次有极大概率被外国企业收购的机会,当时真的已经谈好了80%,就等爱德华·赞德点头,批准这一次的方案了,结果爱德华·赞德否决掉了。
而这个决定也让当时的华威感觉受到了莫大的屈辱,于是彻底放弃了对外国企业的幻想,开始走上了自我逼迫自己的科研之路,然后成为了现在这个是指领先巅峰时期摩托罗拉几十倍的庞大电信企业。
紧接着,爱德华·赞德做出了一个经典的决策,那就是经典决策。
没错,这个角色的名字就叫做经典。
爱德华·赞德认为,一家优秀的手机企业,不应该像市场上其他手机企业那样不断的变换手机的外形,然后试图推出各种各样新奇的手机出来。
他们只需要拿出历史上那些最经典的手机款式,然后进行一些微调,比如在颜色上更加的丰富,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之外,其他的就完全不需要改变。
所以在接下来好几年的时间里面,摩托罗拉走的一直都是经典与复古的道路,手机的模样一直都是之前热卖的那几个款式,但每年都在不停的换着皮肤。
结果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这导致在功能机时代,摩托罗拉就已经处于落后的地步了。
而到2005年,爱德华·赞德又做出了一个经典的决策,那就是与苹果合作。
当时苹果的ipod很火,其中的itunes商店也非常的成功,很多用户都喜欢在商店里面购买歌曲,去购物也非常的庞大。
而当时饱受摩托罗拉盈利下降问题困扰的爱德华·赞德做出了一个稳妥的决定,那就是与苹果合作,引入itunes商店进入摩托罗拉手机之中,这样摩托罗拉就可以从商店里面截留一大笔中间费用,来直接获得一笔不菲的收益。
这个策略在当时看上去是非常成功的,因为这个策略两年内为摩托罗拉带来了超过20亿美元的巨大利润,爱德华·赞德也成功的借此走出了董事会的信任危机。
同时摩托罗拉也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个不是苹果手机,但是却可以搭载itunes的商店的手机品牌,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也算的上是一个成就了。
不过软件方面并不是摩托罗拉的长处,尤其是在手机里面添加itunes商店,这需要涉及在底层系统方面的改善,摩托罗拉完全做不到这点。
于是苹果非常贴心的表示,他们可以来完成这个任务,免费帮助摩托罗拉镶嵌itunes商店。不过苹果也不懂手机,所以希望摩托罗拉能够提供一个手机团队去给苹果说明和讲解一下手机制造的底层逻辑,了解整个手机的硬件制造,这样苹果就可以完美的将商店嵌入到手机之中了。
爱德华·赞德觉得这很有道理,毕竟只要itunes商店都用摩托罗拉,那苹果肯定也能够从中获利的,所以他们愿意免费帮助摩托罗拉开发程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于是爱德华·赞德直接将自己手下对精英的团队派遣了过去。
只是这个精英团队很快就发现,苹果的团队想要了解的事情实在是有些太多了,多到不像是只想镶嵌一个商店,而是想要直接制造一台手机。
对此,爱德华·赞德觉得这是一个俄国笑话,不予理会。
然后ihpne就诞生了。
在iphone诞生之后,爱德华·赞德极为愤怒,他做出了人生中第1个激进的决定,也就是唯一一个有可能改变摩托罗拉命运的决定,那就是在市场上发起对苹果的收购,要将苹果变成自家的公司。
这在当时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毕竟在推出iphone之前,苹果的市值不到200亿,但摩托罗拉的市值已经飙升到了650亿,只要舍得的老婆,那就可以套着狼。
但可惜,苹果的抵抗非常坚决,让爱德华·赞德收购成本不断增加,最后真的需要押上整个摩托罗拉集团赌上一搏,以同归于尽的方式收购苹果的时候,爱德华·赞德退缩了,他又稳了,觉得没有必要,为了这样一家电脑企业流干摩托罗拉所有的血,于是爱德华·赞德放弃了收购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