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宅屋
首页宋时风流 第两百七十八章 清算司马光(求订阅)

第两百七十八章 清算司马光(求订阅)

    不管苏颂,韩宗道怎么想,有了赵煦的话,政事堂就得做事情。
    苏颂,蔡卞,韩宗道三人沉默了好一阵子,蔡卞开口道:“苏相公,开始吧。”
    苏颂看了他一眼,点点头。
    三人商量措辞,要追究司马光,必然是以诏书的形式进行‘盖棺定论’,其中的措辞,就大有讲究了。
    他们商量好,还要等章惇回来署名。
    此刻的章惇,已经来到了吏部,与吏部尚书林希在谈话。
    章惇抱着茶杯,话语少了顾忌,道:“经过官家病重一事,朝廷有了更加团结的迹象,但还不够。开封府的官场要更加严谨的监察,‘新政’在法也在人。开封府只是试点,而后是北方各路,我们要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林希与章惇是多年亲密战友,思索着道:“开封府倒是不难,但要是扩到北方各路,情势就会变得复杂,那么大的地方,那么多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一旦出现一丝纰漏,朝野必然抓着不放。你现在是摇摇欲坠,要是再出事,我担心……”
    “官家不会动摇。”
    林希欲言又止,章惇却直接替他说了,道:“这一点默契,我与官家还是有的。北方可以大胆一点,南方慢一点。这一次,咱们要走的稳,走的彻底一些,绝不给他们反复的机会!”
    林希看向他,道:“这些还好说。蔡确死了,还有曾布等人,你要一直压着吗?”
    章惇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眸光严肃,没有立刻说话。
    在‘新党’当中,章惇的地位其实并不高,蔡确,曾布,包括蔡卞都远高于章惇。现在,章惇位高权重,却拦住了其他人的进阶之路,也包括这些人的门生故吏。
    蔡确的死,曾经掀起不小风波。现在,朝廷在借着蔡京与杨畏的事,整肃变法队伍,甄别‘新党’内外,那曾布以及在野在外的‘新党’不可避免的要涉入进来。
    章惇瞥了他一眼,道:“暂时一切都不要动。”
    林希会意,道:“吏部现在有三个重点,一个是考铨法的推行与监察;另一个就是京察;第三个,是开封府的制度重建。前面两个都是精细事情,需要小火慢煮。倒是第三个,保甲法下,朝廷要构建村镇县府体系,村长须有功名,还要组建村卫,村下的各甲各保都要精细管理,这些事情,会很耗费精力……”
    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但在赵煦的要求下,‘新法’的改革是相当彻底,几乎深入到了最底层,要从根源上,解决宋朝的土地弊政以及社会结构。
    这样的剧烈改变,不亚于一场浩大的战役,哪怕仅仅是小小的开封城,大宋朝廷要投入的人力物力都不可想象。
    章惇倒是从容,他与赵煦谈过,作为熙宁变法过来的人,深知改革的艰巨,他双眼严厉之光跳动,淡淡道:“再难都要走下去,不解决弊政,后患无穷,我们辛苦一代,造福千秋,决不可半途而废!”
    林希是最能感觉到章惇对‘新法’坚决,炽热的人,这样的困难不会令他退缩。
    林希顿了顿,道:“关于司马光一事,政事堂争议不小吧?”
    章惇神情不动,道:“苏颂看不清大势,最迟今年年底就会致仕。司马光当年废除新法,现在必须要清算他,为新法正名!”
    林希讨厌这样的党争,却又躲不过,默然一会儿,道:“你要我做什么?”
    章惇抬头看向门外,道:“这件事不用你操心。我来的目的是关于两件事,一个是太学的课纲,一个是今年春闱的考题。我知道你们已经出了,全部拿给我,我要重做。”
    林希想起了一些往事,忽然道:“你要改革科举?”
    章惇道:“官家要强兵强国,人才是最关键的,科举是重中之重,自然要改。”
    林希神色认真,盯着他道:“你做的这么多,将来未必会有善终。官家……保不住你。”
    章惇神色严肃又从容,淡淡道:“王相公那般,算的是善终吗?”
    王安石被罢相后,虽然没有被追究其他,但却被朝野,士林诋毁的一无是处,哪怕是朝廷为他正名,让他配享神宗庙,但依旧改变不了士林的看法——他依旧是大奸大恶之徒!
    这样,算得上善终吗?
    林希心里暗道,默默的看着章惇。
    章惇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说,道:“将考题送去青瓦房,太学考题送去垂拱殿。春闱的主考官,就是李清臣了,让他仔细一点,不要给人可趁之机。”
    林希应着,开始说着春闱的事情。
    朝廷事多繁杂,开封府的试点如烈火被点燃,迅速烧了起来。
    回到各县的知县,开始对辖区内的大小官吏进行动员。一些知县甚至宴请本县的大户、名望人士,请他们协助。
    继而,各县各种各样的任务相继被颁发出去,不管是建村镇,还是丈量田亩,清查人口,各地迅速引发巨大动静,反对声浪骤然涌起。
    士绅大户自然反对清丈田亩,核算人口;各地的保甲对官府伸手入他们的地盘,也是深为抵触。
    这还只是刚筹谋,各县就面临了巨大的反弹,一些人开始迟疑,后退。
    这些压力倒涌而上,回到开封府,继而就又到了政事堂。
    章惇从吏部回来,看着苏颂写的追究司马光的草拟诏书,自然不认同,当着苏颂的面,挥笔直抒。
    苏颂站在一旁,看着不断拧眉,神色凝重。
    章惇的笔下,飞快的写着:‘前宰相司马光,昨自先帝识拔,进位枢庭。光以不用其言,请归修史,先帝盛德优容,曲从其欲……不谓光深藏祸戾,追忿先朝,凡有所行,皆为非是……司马光以元佑之政,以母改子,非子改父,失宗庙之计。朝廷之政,必正君臣之义,以定父子之亲,岂有废君臣父子之道而专以母子为言……诬谤先帝,尽废其法……伏请诏司马光、吕公著各追所赠官并谥告及所赐神道碑额,仍下陕州、郑州各差官计会本县于逐官坟所拆去官修碑楼,磨毁奉敕所撰碑文讫奏。’
    苏颂沉着脸,寒声道:“王安石的坟都好好的,你要掘了司马君实的坟!天下人怎么看朝廷,怎么看官家?你想后世史书将‘刻薄’二字加诸在官家头上吗?”
    章惇满腔愤恨被激起,双眸里都是厉色,冷声道:“难不成后世还会认为司马光是千古贤臣吗?”
    苏颂拄着拐,面沉如水,心里也有些愤怒,喝道:“你这般做,对你,对‘新政’有一点好处吗?你就不懂大局吗?你欺官家年幼,将来清算你想过吗?”
    章惇已经厌烦了总是碍手碍脚的苏颂,根本懒得理他,道:“‘新法’已经开始了,你们都可以准备辞呈了。”
    苏颂头疼不已,绷着老脸,说不出话来。
    眼见章惇拿着刚刚写好的草拟诏书要起身,突然神色微变,道:“你的话是什么意思?”
    章惇没有说话,而是转身去制诰房。
    苏颂脸色越沉,甚至有些阴沉。
    他从章惇的话里听出了一些东西,杨畏,蔡京被处死是清理变法队伍,这两人一去,朝廷里,能够称得上‘异心’的,唯有两个人——宰相苏颂,以及参知政事兼开封府知府韩宗道。
    苏颂慢慢的走出政事堂,看着外面有些灰蒙天色,轻叹一口气,道:“要轮到我们了吗?”
    尽管心里有准备,苏颂现在的心态还是十分复杂。
    百般想要稳住的朝局,终究没能如他所愿。当今的官家不是神宗皇帝,章惇也不是王安石。
    现在更不是熙宁初,依照官家与章惇的个性,强硬推行‘新法’,将来的乱象,必然是熙宁年间的十倍,甚至是百倍!
    苏颂看了好一会儿,见着章惇拿着草拟的诏书转向垂拱殿方向他也熟视无睹,良久,轻声叹道:“罢了,罢了……”
    苏颂神情颓然,慢慢转身,回了值房。
    章惇去了垂拱殿,不多久,陈皮在垂拱殿与福宁殿跑了一趟,章惇就拿到盖了赵煦大印的诏书。
    “即刻颁布,同时邸报全国!”章惇在青瓦房,喝令文吏。
    文吏不敢怠慢,立马拿着这道诏书去政事堂,苏颂没有阻拦,迅速被颁布出去,同时发邸报到全国。
    于是乎,大理寺终审的当天,清算司马光的诏书就颁布了,基本都是按照章惇所写。
    大意就是:司马光不忠不孝,篡逆先帝,追夺一切追赠殊荣。
    刑部接到旨意,迅速开始行动,首先就查封了《资治通鉴》等司马光所著书籍,其他追讨紧张有序开展。
    这样的速度,快的令朝野反应不过来。还没来得及做什么,诏书已经颁布了。
    但即便诏书颁布,还是引起巨大动静,与司马光有关的门生故吏等等,对朝廷展开了庞大的游说,各种申辩,要求赵煦收回成命的奏本层出不穷。
    对于这些,赵煦不在意,章惇更是无视,集中精力在‘新法’的推行上。
    几天之后,赵煦身体好了一些,出宫第一站就来到了大理寺。
    大理寺这时,正在审案,大理寺少卿耿儒杰坐在正堂,审的是前任大理寺卿钱升谋害三司使苏辙的案子。
    这个案子早就审过,现在这不过钱家人申述,要求大理寺重审。
    赵煦带着人,不动声色的来到门外,看着里面的堂审。
    一个年轻人跪在地上,声音战栗的道:“家父身为大理寺卿,参与调查三司衙门弊案,兢兢业业,从未逾矩,苏相公被害后,全数罪名都转嫁给家父头上,臣请大理寺还家父清白。”
    堂外顿时窃窃私语,冲着这个钱升的儿子,指指点点。
    钱升的案子,其实过去已经半年多,没想到又被翻出来了。
    赵煦听着,目光看着耿儒杰,想看看现在的大理寺是否有所变化。
    耿儒杰神情不动,听着外面的吵嚷,一拍惊堂木,等外面静下来,转向那年轻人,道:“你父已认罪,并且人证物证确凿,你可有翻案的铁证?”
    年轻人跪在地上,头也不抬,道:“当初作证的那个衙役,事后服毒自杀,苏相公又是自缢。小人运回家父的身体,发现了诸多伤痕,明显是刑讯逼供,小人请大理寺彻查。”
    赵煦歪了歪头,自语的道:“这个话,怎么感觉像是在照本宣科?”
    陈皮听着,瞥了眼四周的人,低声道:“应该是事先背诵好的。”
    赵煦嗯了一声,他也想到了,心里暗道:这么快,就有人试图为钱升翻案,是不是下一步就是吕大防等人了?
    耿儒杰道:“本官是问你,是否有翻案的证据,空口无凭,不足以令本官下令再查。”
    年轻人跪在地上,继续一字一句的道:“家父是吕相公的门生,吕相公遭到攻讦,家父只是他们的试水棋子。苏相公到底是怎么死的小人不知道。但小人知道,苏相公的尸体,嘴唇发紫,明显是先中了毒,家父是被冤枉的……”
    耿儒杰一拍惊堂木,喝道:“休要胡搅蛮缠!本官问的是,你可有什么证据?你这次申诉之后,两年之内不可再申诉,可明白?”
    年轻人身体一颤,犹豫了下,继续道:“家父并非是真的有罪,只不过是吕相公的人,陷入了党争,党同伐异,家父无罪……”
    耿儒杰冷哼一声,道:“胡搅蛮缠,来人!拉出去!”
    当即有衙役上前,将那年轻人给拉了出去。
    年轻人一句话都没有再说,十分僵硬的被拖了出去。
    “党争?”
    “这钱桐想用‘党争’为他爹脱罪吗?”
    “异想天开,本来还以为什么事情,原来就是空口白牙。”
    “走了走了,听说工部那边准备清理护城河,正招募民夫,不知道我们家那两个能不能去?”
    “我也知道,据说钱给的不少,一个月给一吊二百钱。”
    “走了走了……”
    赵煦见这般虎头蛇尾,面露思索,又暗自摇头,道:“无孔不入啊……”
    ‘旧党’或者说保守派无处不在,不管朝廷里有多少事情,其他人该做什么,还是在做什么,为吕大防等人翻案,怕是从没有停止过。
    “走。”
    赵煦只是稍稍一想,便笑着迈入大理寺。这些旁枝末节,已经不足以让他亲自干预了。
    赵煦进入大理寺,立马就引起大理寺的震动,七位少卿以及其他大小官员,齐齐都来了。
    大理寺扩建后,赵煦还是第一次来。刑恕等七个少卿,小心翼翼的陪着赵煦,一边逛着一边介绍着大理寺的政务。
    赵煦看了眼耿儒杰,笑着道:“曹卿家不止一次在朕面前夸奖耿卿家,刚才看卿家审案,进退有据,不慌不忙,确实是大将之风。”
    耿儒杰神色如常,抬手道:“臣子本分,官家过誉了。”
    赵煦微微点头,这耿儒杰是人才。
    他走了几步,转向身侧的刑恕,笑着道:“刑卿家,你说说。”
    刑恕是一个面容温和,气质宽厚的中年人,他跟在赵煦身侧,一本正经的道:“官家,目前大理寺的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是清理弊案,目前都在做,预计三个月内完成。第二个,就是大理寺的改革,当前巡回法堂已经拟定好人选,下个月可以出京,主要对北方各路进行先行试验。另外,就是府级大理寺的扩建,臣等正在紧张筹备,四京是第一步,预期三个月内完成,年内,可以完成二十个府左右……”
    这些都是既定计划,赵煦踱着步子,不时点头,等刑恕说完,笑着说道:“大理寺,近来的压力不小吧?”
    因为‘司马光一事’,大理寺被推到了风尖浪口,弹劾刑恕等人的奏本不知道多少,即便通通被章惇压下,可这些压力不会消失。
    刑恕神色不动,道:“臣依律法行事,以公允为目标,臣做得正,行的直,不怕其他人的口舌!”
    赵煦回头看了他一眼,见他不是马屁,确实一脸坚毅,赞许的道:“刑卿家的话,朕是信得。今天,朕给你以及其他几位少卿一句话,只要你们坚守住,没有重罪,朕一律给你们撑腰!”
    刑恕神情微震,连忙抬手道:“谢官家。”
    他身后的一众人,更是大喜,有官家这句话,他们完全可以大胆施为,无需忧虑太多了。
    赵煦摆了摆手,笑着道:“于丛林中疾行,必须披荆斩棘的决心,诸位卿家有,朕很欣慰。至于大理寺的向下推行,这个可能更为困难一些。一个是地方上不舍得放权,必然千方百计阻止。二来,百姓的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第三,就是执行问题,哪怕大理寺能判,具体执行还是个问题。这里面,需要大理寺与六部,政事堂等通力合作。改革不是单打独斗,要有大局观……”
    刑恕等人听着,抬手道:“臣等领旨。”
    赵煦停住脚步,看着前面一排的值房,大理寺哪怕扩建,依旧是‘小家碧玉’,没有大衙门的威严豪气。
    赵煦沉吟片刻,转身看向一群人,道:“那钱桐的话,明显是有人教他背的。对于这些事情,要警惕,但也不用太在意。朝廷的‘新法’已经上路,要专注于‘新法’的推行。面对舆论,要两面去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太有压力。不是原则性问题,朕对大理寺的支持,会一如既往。”
    这是官家,第二次给他们撑腰打气了。
    刑恕作为常务少卿,当即抬手,沉声道:“臣等谨遵圣命,为我大宋司法之公平,长治久安,绝不惜自身,奋勇向前!”
    大理寺的官员,现在是不能外调,只能在一个体系内升调。刑恕作为原来的礼部侍郎,主动申请调任大理寺,这般牺牲不可谓不大。
    赵煦看着,轻轻点头,抬起左手。
    陈皮举着一个盘子,无声走了过来。
    赵煦拿开上面的布,看着刑恕等人道:“朕,赐大理寺,圣旨诏书,丹书铁券,非谋逆等大罪,大理寺七少卿,不入罪!”
    刑恕等神色大惊,万万没想到,官家居然会赐他们丹书铁券!
    一众人愣住了,丹书铁券啊,那是万分贵重之物,无数人向往!
    “接旨吧。”陈皮见刑恕,耿儒杰等呆滞,低声说道。
    刑恕等人陡然醒转,急急的抬手,齐声道:“臣等躬谢皇恩!”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